广州日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的吗2021广东夏季高考专科计划或不足 [复制链接]

1#

高考报名和学考报名结束啦!不少同学都斗志昂扬,蓄势待发,准备迎接春季高考的到来!无奈关于学考录取的流言过多,许多同学对此还是心里存疑惑的。

近期,小编也收到了许多考生及家长们的留言及私信:“听说年的春季高考只有专科院校,本科院校只在夏季高考招生,是真的吗?”“年的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只能选二选一吗?”

答案:都不是。具体来看看↓↓↓

夏季高考没有专科招生了吗?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此前发布的《新高考综合改革*策解读》中提到,高考综合改革后,春季高考以专科为主,本科为辅;夏季高考以本科为主,专科为辅。

此外,根据省教育考试院此前发布的新高考*策文件,所有省内高职院校都必须参加春季高考招生,另外还包括了几所本科高校;而招生计划也由最初占总招生计划的35%提升到现在的75%以上。

根据南方+11月8日最新消息,“预计,年的春季高考招生指标还会进一步增加,达到年度招生计划的85%以上”,这意味着,夏季高考省内专科院校的计划或不足年度总计划的15%!

注:具体高考招生计划以考试院官方

所以说,夏季高考还是会有专科批次的招生,但是省内高职院校大部分的招生计划会向春季高考倾斜。

春/夏季高考只能二选一吗?

答案:不是的。根据此前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广东省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实施细则》:

单考单招类是指报考高校单独组织考试(含免试)及单独录取的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单招)、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职教师资、残障(单招)、高职自主招生、高职三二分段、依学考成绩录取、五年一贯制和消防救援(单招)的考生。

单考单招类考生不参加夏季高考统考,采用考生属性为“6”的考生号报名。单考单招类考生如果要兼报其他高考类别,则派发其他相应属性的考生号,并要求考生报名时选择相应的考试科目。

也就是说的春季高考属于单考单招类,该类考生可以有2种选择:一个是不参加夏季高考,报名时派的考生号对应属性号就是“6”;二是兼报夏季高考,报名时派的考生号对应属性号就是兼报的夏季高考的对应的属性号。

综上可以知道: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是可以都参加的。

考生和家长们,现在是不是放心多了?

相信通过之前舒伯生涯多篇关于春夏季高考的介绍文章,大家都知道春季高考考取高职院校会比夏季高考容易得多。但是容易多少,春夏季招生计划差别有多大?小编今天对-年学考录取和夏季高考招生计划进行对比,帮大家分析分析。

近三年学考/高考招生计划对比

注:本表统计了广东省内高职院校(87所)及在学考中参与招生的4所本科高校(广东理工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本表学考录取及高考招生计划数据摘取自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第一次投档数据的计划数,不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类型招生。如有疏漏,请以官方公布数据为准。

文科

(点击查看大图)

理科

(点击查看大图)

总体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考录取招生计划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夏季高考招生计划逐年减少。而且从年起,安排在学考录取的招生计划数反超夏季高考的招生计划数。

不同层次院校招生计划变化如下:

1.热门公办院校

在历年学考录取中,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热门公办院校都是深受考生们的青睐的,投档非常火爆,投档分也相对较高。

其安排在夏季高考的招生计划数高于学考录取,主要是因为通过学考录取考上优质公办院校的部分本科线上考生,在夏季高考中顺利被本科批次院校录取,自动放弃专科录取资格,而空出的这部分计划,便安排在夏季高考中继续招生。(取以下5所院校为例)

这也说明,参加学考录取可以帮助同学们“保专冲本”,考过了,没有后顾之忧,还能更加有信心去冲本科。在年夏季高考中,就有超一万学考生被本科批次院校录取。

2.普通公办院校和优质民办院校

大部分公办院校和像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这类优质民办院校,其安排在学考录取中的招生计划数高于安排在夏季高考中的招生计划数。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学考录取已经占据了院校的大部分招生计划,并且由于这部分院校在学考录取中提前完成了大部分招生计划,没有多余招生计划分配到夏季高考,就导致在夏季高考录取中仅剩少量招生计划数。

3.普通民办院校

此外,较多民办院校安排在夏季高考的招生计划数比学考录取多。

由于这部分民办院校在学考录取中仅有少量考生投档,仍剩大量缺额计划,这些缺额的计划,除了安排在补录中继续招生,剩余的会留在夏季高考录取中完成。这就导致在夏季高考中,民办院校招生计划居多,且高于安排在学考录取中的招生计划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未来考生考取专科院校的主战场将是春季高考而非夏季高考。建议同学们好好备考,提前锁定优质公办专科院校。

春季高考,你一定要参加!

原因一、招生计划逐年扩大,上线率高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院校在学考录取中投放的招生计划逐年增加,考生通过学考录取考取专科的机会比夏季高考多,考上公办专科院校的机会更大,竞争相对没有夏季高考那般激烈。

虽说学考录取尚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会放到夏季高考,但往往只有民办专科院校在学考录取中,不能完成招生计划。

随着高考报考人数不断增加,公办院校将仍会是“僧多肉少”、竞争激烈。在学考中低分就能进的院校,在夏季高考中高分都未必能上。

原因二、备考压力小

对于成绩在本科线下的高考生来说,春季高考是一种解脱。如果能够被顺利录取,就可以免受夏季高考的备考压力,更不必因为害怕辜负家长的期望而焦虑。

对于成绩在本科线上徘徊的考生来说,春季高考就是一个保专冲本的好机会。考过了,没有后顾之忧,更有信心去冲刺本科。

原因三、考试难度小

小高考(语数英学考),顾名思义,只考语、数、英三科,分值为每科分,共分。(注:年起总分为分)

其在题量、考试范围和难度上都远远低于高考,学习基础较弱的考生也能轻松考出分的成绩(总分分)。

年广东学考录取中,分左右就能考上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热门公办专科院校。(总分分)

分左右就能考上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每年报考人数爆棚的热门公办专科院校。(总分分)

毫不夸张地说,春季高考简直是是低分*、基础较差的考生的福音。

了解了春夏季高考的基本情况,接下来就应该静下心来全力备战明年1月份的学业水平合格考。如何快速又高效地复习学考呢?赶紧码住↓↓↓

学考各科如何备战?

一、首先,做题和看教材这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教材可以按照考试院发布的各科的考试大纲以及老师规划的那样去有重点的去进行复习。

当然了,除了教材和试题,还要注重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二、各科学习方法:

1、语文

简单来说有3点:积累、阅读量、背诵。

(1)坚持积累。小到一个字,一个词,大到一篇文章,都是语文大厦的根基。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只有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能力。

(2)倡导读书,多了解时事新闻,提高阅读量、视野和阅读的所谓的语感。视读书为浪费时间,这是认知的误区。语感也可以通过平时的文言文和和阅读题训练慢慢实现,因为大多时候一篇文章,特别是文言文,讲求的并不是字字句句都抠懂,而是文章表达的主要思想。

积累和语感培养好了还可以运用到写作上。

(3)注重课本背诵。高考语文试题与课本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考点的设置均来自于教材,考生备考时就注重课本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

2、数学

(1)研读课本、考纲知识点。数学考纲里面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从定理,推导,例题,课后习题,每一步,都要求你自己去做,不要不耐烦。并且做好笔记和错题本,分析的话你自己看得懂就行还要,反复翻阅做题巩固。

(2)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利用图形记忆,自己做数学的网络知识图。用图形帮助记忆公式,帮助解题,很多题目配合上图形就豁然开朗;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3)多做题。题感也很重要。

3、英语

和语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多听多读多背诵多积累,语感很重要。

关于单词背诵,因人而异,死记硬背是一种,短期内有效,但是忘得快。另一种是靠发音背,许多单词的音标都有对应的字母组合,可以留意一下。

固定搭配词组和语法也是单词背诵的延伸,这种组合的词一般不会很难,但是搭配就容易弄混,可以多记一些例句进行巩固。

4、物理

(1)物理最多的就是公式和原理了。弄懂物理中每个公式、定律的来龙去脉。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律,都要“咬文嚼字”地思考每个限定条件及用法。

(2)多做错题和类型题,重视物理模型,积累解题方法,认真分析物理过,要学会举一反三,逆向思维。

(3)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特别注意把“关键词”“关键字眼”都勾画出来,这既可以增加审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又可以避免审题出错。

(4)学会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

5、化学

(1)牢记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和各类化学公式。按照化学反应类型: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加成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要求竖着能够背过七个主族的所有元素、横着能够背过前三周期的所有元素;横着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变小非金属性增强,竖着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性增强。

有时,一些拗口难记的可以通过顺口溜和三字经辅助,其实无论哪个科目都适用,前提是掌握最原始的意思。

(2)熟悉重要的化学实验和化学工艺流程。不仅要记住实验的整个过程,还要知道各个化学仪器的作用和除杂、干燥、尾气处理的方法。

(3)建立自己的化学知识网。在每学习一个阶段后,最好自己梳理相应的知识点,建立自己的知识网。

6、生物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只有在记住陌生的细胞、组织等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

(2)弄清生物知识内在联系。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3)作图是种不错的方法。细胞分裂图,遗传系谱图,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及DNA数目的变化图,都有利于对知识的回顾,掌握其中的重点。

7、*治

(1)课堂要跟着老师的步伐和思维。特别是老师讲课的时候不同知识点对应的例子,有些是拓展的,书本上没有,考试也很大可能遇到。

(2)要记住知识框架,由大到小,不断细致,越到后面点越多,但大的框架不能忘。

(3)多做题多总结做题原因,培养正确的答题逻辑和思维模式。

(4)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