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宙辉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邓勃
登镇海楼赏花城春光,漫步广图品羊城书香。今早(3月15日),广州图书馆、广州博物馆打开大门,迎来因疫情而宅居家中许久的市民。
这是继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之后恢复开放两家市级公共文化场所,其中,广州图书馆是目前国内读者接待量最多的公共图书馆。
现场:“饥渴”读者早早排队等候
今天(15日)上午,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广图现场看到,众多读者早早来到门口等候,馆方把原定9时的入馆时间提前到了8时30分,以便读者有序进馆。记者亲自体验了进馆流程,在出示预约码、“穗康”码和14天内行程信息,并经过两次测体温后,顺利入馆。
市民潘先生带着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海昕快步进入广图,奔向分别了50多天的大书架。潘先生告诉记者:“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好久没来图书馆,家里的书都看完了。昨天一听到广图要恢复开放的消息,我们便马上进行了预约,今天一早就来还书和借书。”
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24时,共有名读者预约在3月15日进馆,占预约总额人的91%。截至3月15日10时,共有名读者进入广图,共借阅了书籍册(件)。与此同时,广州博物馆恢复开放后也已接待了8名游客。
广州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广图所在区域的风险级别,以及广图恢复开放一周后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增加入馆人数;此外,还将考虑逐步恢复开放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等更多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广图:每日控制人入馆
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介绍,恢复开放后,该馆每日进馆人数总量控制在人(上、下午分别人),同时在馆人数控制在人以内,并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动态调整。读者需提前一天通过广州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