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的不同,我以为,这句话是挺有意思的——“北京是一座让外国人变成北京人的城市;上海是让中国人变成外国人的城市;广州则是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的城市,而你还是你。”
——对!你还是你!
——她接纳你,尊重你,让你成为你!
广州向世界敞开了自己,世界也把广州当做了舞台。广州让世界充实完善了自己,又让世界在这里获得了充分的展示。在这两者之间,最关键在于广州的主人心态。
这是一个不排外的包容城市,讲任何方言都不会遭到嘲笑。说粤语的本地居民甚至可以为外地人讲普通话。
这是一个务实的城市。千年的通商、改革开放前沿的历史,让这座城市讲市场精神,重契约意识。她最尊重的是一个人凭借努力劳动获得的成功,不管你来自何处。
这也是一个低调谦逊的城市。身家千万者很少炫富,他们穿着普通,甚至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虽然这座城市拥有着现代的活力,但你也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温和古风……
以上种种,在摄影集作者陈冲(网名“二中兄”)镜头下都有着真实的反映。这些优美并充满着思辨色彩的文字和图像,正可折射出当下广州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别样的精神气质。
麓湖。二中兄摄珠江水道。二中兄摄
紫荆花道。二中兄摄
透过这些文字和图像,我们可以触摸到大广州的部分体温、脉搏和灵*,感知到广州的胸襟和气度。她对其他文明的接纳、崇拜和宽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追随——因了主人的这一态度,一切外来文明、外地文化很快就敏感地觉察到了,因此更愿意以广州为家,落地生根。
广州的这种充足自信,来自于她从不担心外来文明、外地文化会把自己淹没。或者更准确地说,她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就好像一座美丽的山谷,绝不会防范每天有成群的鸟雀蝴蝶从山外飞来,也不会警惕陌生的野花异卉在随风摇曳。
不警惕,不设防,正是广州的魅力所在和信心所在。
广州之美,在其精神;广州之魅,在其心态。
平心而论,和北京上海深圳比起来,广州或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世界上其他国际大都市如纽约巴黎比较起来,广州也有诸多需要迎头赶上的地方,但是,要让老百姓投票,广州绝对是那种能让人身心全面放松、尊重个性自由、充满人文关怀、温情脉脉、永远令人着迷的城市。
大塘。二中兄摄大塘夜。二中兄摄珠江新城、上下九等并不是广州的全部……广州大概是唯一在中心城区仍有大量城中村存在的一线城市。虽然这些城中村里生活质量不佳,但包括我在内,都品尝过藏在这些“都市里的村庄”中的经典美食。
有这样一项数据:在年国内大城市常住人口增量排名中,广州以净增45.59万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深圳,而大幅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比如杭州的28万人,而天津更是出现了5.2万人的负增长。其中,广州年人口机械增长(由外地迁入本地)为13.35万人,比上年增长接近翻倍,为5年来最高水平,也领先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另据年1月29日广州市公安局召开发布会通报在穗外国人服务管理工作中提到,常住广州的外国人超过8万人,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北京,他们来自世界六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从广州各口岸入境的外国人万人次,同比增加7.1%;办理外国人住宿登记万人次,同比增加6.2%……
人口流动是一个城市吸引力和开放程度最直观的体现,没有什么比用脚投票更能说明态度的了。尤其是在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这项数字就更显得更耐人寻味了。
六榕寺。二中兄摄当然,一座城市真正的气度,并不在于建了多少摩天大楼,而在于收纳了多少飘零智者。这令我想起了约年前那位自西而来初登珠江北岸结草为庵(今华林寺)弘法的智者达摩,也让我想起在法性寺(今光孝寺)与众僧辩“风动、幡动”还是“心动”的隐者惠能,还让我想起在净慧寺(今六榕寺)用大笔书写“六榕”的谪者苏轼——这座城市,后来又陆陆续续接纳了类似这三位当时并不显贵甚至有些狼狈但依然通天贯地、浩落有声的骨魄灵*,因此显得特别的高贵与空灵,城市上空曾经升腾过的缕缕文脉正气,最后都幻化成几抹孤独的云霞。
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看地上有多少热闹的镜头;一座高贵城市的文化,则主要是看天上有几抹孤独的云霞。广州这座城市,正是有了这几抹有灵*光亮的云霞飘荡在上空,故而显得既亲切,又与众不同。
《三个广州》那就让我们随着二中兄的目光,一起去领略广州丰富的表情,去探寻广州这座城市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去触摸、感知这座城市的灵*,去瞻仰那几抹飘荡在城市上空的孤独云霞吧!
文:郭建基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张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