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第二届国际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大会在广州召
TUhjnbcbe - 2023/7/13 21:09:00

CT结果就能“揪出”肝癌的基因类型;超声造影可以帮助治疗决策是该肝切还是射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正越来越深入广泛地影响着外科医生的决策。

5月14~15日,医院学会数字智能化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医院等单位联合承办的医院学会数字智能化外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国际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大会在广州召开。

自年起步至今,中国数字医学技术发展到今年刚好20年。大会执行主席、医院肝胆一科主任方驰华表示,最初的数字虚拟人、三维可视化技术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如今,以人工智能、分子荧光影像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技术、多模态图像实时融合导航手术、光声多模跨尺度成像等为代表的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正不断改变传统疾病诊治模式,在复杂性疾病的精确诊断、精准手术、青年医师培训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以前需要通过手术取活体病理来诊断疾病,现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就能提前建模、预测,而且精准的操作还能减少过度手术和创伤,这在肝胆外科已有很广泛的应用。”方驰华介绍,数字智能化研究让肿瘤在肝脏或胰腺所处的大小、位置、形态都无所遁形,腹部脏器在医生的视野里一目了然,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更重要的是,数字智能化还能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到分子细胞和微血管的变化,找到肿瘤早期的特征,从而将肿瘤扼杀在早期乃至发生之前。

据悉,大会还举行了新版《数字化肝脏外科学》《数字化胰腺外科学》《BiliaryTractSurgery:ApplicationofDigitalTechnology》(《数字化胆道外科学》英文版)首发仪式。在钟世镇院士、*志强院士、刘允怡院士的长期指导下,方驰华教授团队坚持以临床为导向,以需求为目的,致力于数字医学交叉学科的研究,主编出版了这套国际该领域的首套数字化专著。这套专著是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项目、“十三五”国家数字化诊疗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研究完成的成果,在国家科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下完成出版。这三部由中国外科医生编辑出版的世界首部数字化外科学系列著作推动我国肝胆胰外科事业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通讯员伍晓丹、韩羽柔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编辑伍仞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届国际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大会在广州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