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记者从佛山市政府网最新获悉,《佛山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公众意见征求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意见稿透露,十四五期间,佛山将深化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创新,打造八大体系和八大工程,力争到年,全面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实现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现代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
全市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一共登记在册支
“十三五”时期,佛山全市实现了“十三五”应急管理领域相关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这5年,佛山组建了一支百人规模的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伍,成功参与处置7次省域、市内外的森林防灭火任务,被评为省“最美应急集体”。在社会救援力量方面,佛山全市一共登记在册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名救援队员。此外,佛山还建立了市、区、镇(街道)三级防汛物资储备体系,设备、物资齐备,管养到位,建成防汛物资仓库座,建设室内(外)应急避护场所共个。在社会协同治理方面,佛山还首创安责险“广东佛山模式”,累计投保企业12.93万家,覆盖企业从业人员57万余人次。
意见稿指出,十四五时期,佛山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灾害事故风险仍然较大。一方面,雷雨大风、强降雨、台风、龙卷风、冰雹等极端天气仍是佛山市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另一方面,全市作为全省第4大市场主体,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位居前列。年,佛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起,事故数量全省第二,占全省9.91%;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起,占全省8.14%;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起,占全省10.03%。
此外,佛山城乡区域安全发展差异仍然较大。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近年来城市生命线、轨道交通、房屋设施、物流运输、地下空间、超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安全风险逐步显现。意见稿还分析,佛山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仍有待深化。当前,全市应急指挥体系仍有待完善,“防”与“救”的责任链条仍有待衔接,应急管理地方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备,区域、部门、政企应急联动机制仍有待强化,应急物资储备能力仍显不足,应对“全灾种”的应急处置能力仍有待提升。
未来5年打造现代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
本次公布的意见稿提出,到年,佛山全面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实现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现代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到年,佛山将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总定位目标相适应的佛山特色应急体系,率先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使佛山应急管理成为全市体现高质量发展和彰显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标志。
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佛山明确了三大战略定位。首先是应急管理人才队伍新高地。佛山将把握应急管理新形势,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为抓手,以打造一流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一流应急复合型人才队伍、一流执法监管队伍为突破口,以创新基层管理模式为基础,全力推进应急队伍建设。
其次是智慧安全城市示范区。佛山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目标,持续深化应急管理改革创新,打造监测中心、指挥中心、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佛山城市安全“智慧大脑”,努力打造粵港澳大湾区城市安全管理模式试验区。第三是共建共治共享先行区。佛山将以实现应急管理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建立全市森防队伍与周边城市联防机制,全力打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佛山应急宣传文化品牌(百万职工零事故岗位、应急志愿者、安全生产月等)、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亮点工程,为打造多元共治全民参与格局提供有力保障。
未来五年打造辐射华南的区域安全中心
为实现十四五的总体目标,本次意见稿透露,佛山未来五年将继续深化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创新,推动包括健全应急组织制度体系、构建完善应急责任体系、创新科技支撑联防体系、构建精准监管安全生产体系、锻造平战结合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科学高效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立集中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搭建佛山特色安全文化体系等八大体系的建设,并打造包括佛山城市运行监测中心项目、社会协同治理项目、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工程、文化引领项目、市森林消防综合救援基地建设工程、应急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工程、应急管理示范引领工程、佛山应急安全科普教育馆等八大重大工程。
在打造佛山城市运行监测中心项目中,意见稿透露,佛山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智慧安全城市建设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按照“技术复用、资源共享、机制联动、集约共建”的原则,推广佛山经验成果,依托佛山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城市安全监测预警服务,建立区域性城市安全应急联动机制,打造辐射华南的区域安全中心。而在佛山市森林消防综合救援基地建设工程中,佛山则计划参照《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MH-)高标准设置大型森林消防直升机机降点。而且,逐步推动营区建设成为森林航空救援平台,融入区域性应急救援中心,纳入全市及全省应急救援综合培训中心。
此外,应急管理示范引领工程建设中,佛山还将推进国家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加强源头治理,健全城市安全防控机制,提升城市安全监管效能,强化城市安全保障能力。佛山计划在已完成个社区创建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特别是乡村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推动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标准化,着力解决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建设标准,在十四五期间,佛山将指导各区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建设,力争上报2-3个区给上级减灾委审批,争取“十四五”期间不少于2个区达到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标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传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传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