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并重点介绍广东省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相关情况。
一方面,广东省连续2天无新增确诊病例,94.5%的县(市、区)连续7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另一方面,现阶段全省口罩日产量可以达到万个,预计3月中旬可以提高到万个左右。
疫情防控94.5%县市区连续7天无新增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介绍,截至2月26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累计出院例,累计死亡7例。26日当天全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出院32例,3例为危重型病例治愈出院,5例为重型病例治愈出院,24例为普通型或轻型病例治愈出院。无疑似病例。有名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在院的例确诊病例中,轻型47例,普通型例,重型21例,危重型22例。
数据显示,广东省连续2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确诊病例的县域数逐步减少。94.5%的县(市、区)连续7天无新增确诊病例,74.2%的县(市、区)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专家研判,复工后疫情总体呈低水平波动,仍要增强防控意识,抓好防控措施。
广东省依据累计确诊病例数、14天内聚集性疫情发生情况、14天内新增确诊病例数等三个指标,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各地市根据评估情况,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防控措施。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光军表示,目前全省有高风险县(市、区)2个,中风险19个,低风险78个。
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5市累计病例较多,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比例高,属于风险较高区域,因而在疫情防控中主要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格管控。而珠三角其他地市病例数和外来人口数相对较少,风险等级较低,除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还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聚集性的疫情风险。粤东西北各市累计病例较少,近十多天来基本没有新增病例,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小,实施外防输入的基本策略,适度调整防控措施。
物资保障目前口罩日产量达到万个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介绍,截至2月26日,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中有4.85万家复工,复工率超过90%。广州、深圳、中山、阳江、云浮、潮州、佛山、惠州、河源、梅州、肇庆11市复工率超过90%,家制造业重点企业全部复工。因而对口罩、测温仪和消毒液的需求与日俱增。
经过初步统计,1月下旬只有2家口罩企业复工,现在已经达到了家;日产量从不足10万个,提升到现在的万个,口罩紧张的局面大大缓解。原本没有测温仪企业,现在有19家,日产量3.3万支。消毒液生产企业也从10家增加到66家,日产量从不足吨提升到吨。
目前,省工信厅也在制定措施,协调满足对防护物资的需求。优先满足国家调拨任务、支援湖北和医疗一线需求之后,重点满足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复工复产,以及经济社会正常运转需要。近日已为各地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调拨口罩超过万个。同时,也支持加大市场投放。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向市场投放约万个口罩。
接下来,广东省将持续提升口罩生产能力。熔喷布短缺是限制口罩生产力的主要因素,通过打通上下游企业衔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产量已经从2月初的每天4吨提高到20吨。预计到3月中旬,熔喷布日产量能达到50吨左右,口罩日产量能达到约万个。通过纳米银无纺布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把口罩的使用周期从1天延长至5-7天,减少口罩的消耗。
消费供应
疫情后广深或加快
新增汽车指标放号
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黄华东表示,往年的新春旺季变淡季,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行业短期内都受到严重冲击,部分企业甚至颗粒无收。根据前段时间对部分服务业行业的问卷调查结果,超过57%企业一季度营收下降50%以上。
为促进消费,下一步将继续帮扶服务业企业渡过难关,包括对中小微企业增加信贷支持等。接下来,省里还在将减免延长企业的社保缴纳期限等方面再出一批政策措施。
同时,经验表明,在疫情结束后,消费会呈现一轮恢复性增长,特别是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因而下一步要加快广深新增汽车指标放号、优先保障家庭首购的需求,促进农村家电消费,鼓励手机、家电以旧换新等。
疫情也催生了一些新的消费业态和消费模式,如在线娱乐、远程医疗以康养保健等,很有可能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将引导促进新兴领域的业态健康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比如加快发展5G网络,鼓励在线娱乐、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升级。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省委农办、省扶贫办常务副主任许典辉介绍,当前全省春耕生产进度与去年同期持平,春耕备耕开局良好。预计全省春播总面积万亩,比上年增加0.8%。全省肉蛋奶、蔬菜、水果等产品供应充足,除猪肉供应偏紧外,主要农产品生产供大于求。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