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广州两条新线开通,大家的新鲜劲估计都还没过吧。
反正凭借假期和新线的助力,元旦假期前一天,广州地铁客运量破千万;元旦当天,广州客运量登顶全国第一。
但我想说,这两条线,跟接下来要到来的相比,只是开胃菜。
毕竟刚开通的7号线二期和5号线东延段,都只是延长线,并且都位于黄埔。
而接下来广州将迎来的,是能改变全市交通线网格局的能量。
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前两天,广州地铁举行了一场年度总结大会。
图源:网络
会上对接下来的广州地铁,透露了宏伟的目标,简单来说大概有——
年和年,将分别开通超过公里;广州地铁将接管城际铁路多公里,包括新白广城际、琶洲支线、广清南延段、广佛南环、广佛东环、佛莞城际等;广州地铁四期规划,预计上报公里左右;推动8号线东延、南珠中城际(香山~珠海段)、佛穗莞城际如期开工。这几个信息,每一个,都足够让人心潮澎湃。
来,且听我一一说说。
广州“四大天王”,要来了
首先,是接下来即将开通的地铁新线。根据最新的地铁建设进度,目前3号线东延段和11号线,都已超90%。
这两条线路,年内开通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最多可能飞几个站。
而进度过70%的10号线、12号线和13号线二期,则有机会在年开通。
11号线,可以说是广州在建的地铁中,最受期待的一条。
作为广州首条市区大环线,11号线途径广州五区。总共32个站点,有27个规划为换乘站,与广州中心区的地铁线路基本都能换乘,是真正的“换乘之王”。
11号线开通,将让广州地铁的换乘效率大大提升,成为广州的“一环”。
只不过,由于线路站点都位于主城区,还需要多次下穿铁路、珠江,施工难度大,线路的建设进度一直较慢。
今年,终于让人看到了开通的曙光。
而3号线东延段,则将让这条广州南北大动脉继续延伸。
最直接利好的,肯定是亚运城,邻近的海傍站将成为3号线和4号线双地铁站。前往珠江新城、琶洲、金融城,都能一线直达。
当然,对于处在中间的市桥、长隆等站点,这就不一定是好消息。本来就足够“死亡”的3号线,以后可能更加挤不上车了....
至于有望在明年开通的10号线、12号线和13号线二期,历来与11号线一起有广州地铁“四大天王”之称。
三条横跨广州市区的城区主干线,加一条大环线。
这“四大天王”开通的话,不仅增城、黄埔、金沙洲与市区的联系将进一步打通,广州主城区的地铁线网,也将实现近乎“零死角”,家家都是地铁盘。
可以说,广州地铁,是酝酿着四张“王炸”牌,准备在今明两年一起甩出。
每个广州人,都值得为此激动。
大湾区的地铁线网,正在绘就
当然,光这几条线路开通,还够不上广州地铁接下来每年开通公里的KPI。广州地铁这个目标的背后,是其更大的野心——城际线路。
不仅要形成广州自己的地铁线网,更要绘就联通整个大湾区的地铁线网。
接下来两年,新白广城际、琶洲支线、广清南延段、广佛南环、广佛东环、佛莞城际等城际线路,均有机会开通。
目前,很多人可能还分不清城际跟动车、高铁的区别,因为像现在的广珠城际、广佛肇城际等,搭乘体验跟动车也没啥区别,依旧要在买票,要去火车站坐车。
而接下来,广州地铁接管多条城际线路,意味着,以后搭乘这些城际的体验,将和坐地铁一样——
不用提前买票,直接刷羊城通进站乘车。
像18号线、22号线的延长线,其实就是按城际报建的,未来也会贯通运营。
大家换乘这两条线路时的体验,跟其它地铁也没区别吧?这就是未来在广州坐城际的体验。
这也是广州都市圈的规划中,一直提到的,要实现都市圈内地铁城际一体化运营管理,加快实现都市圈轨道交通“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
其实,现在广州地铁官方的线网图上,就已经把已开通的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画上了。
未来,我们将在广州地铁的线网图上,看到更多东莞、中山、珠海、清远的站点。
有了地铁化的城际,大湾区,才能真正像一座城。
广州地铁四期规划,近了
最后,就是今年广州地铁另一个重头戏——四期规划报批。关于哪些线路能进四期地铁规划,各路网友已经热议了一两年。按照此前官方的答复,广州地铁三期建设预计年底可达到总投资的70%,满足四期规划申报的条件。至于哪些线路能登上这趟车,官方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此次提到的四期预计上报公里,是难得的重要线索。在《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中,共有9条线路列入“策划”阶段。除了大概率以城际报批的22号线南延段,其余都是四期规划的热门选手。
再加上呼声颇高的23号线、佛山4号线广州段等。四期规划的线路,基本就在这些线路里诞生。
但这些线路加起来,总里程肯定是远远超过公里的。
所以,必然有些线路要被砍掉,或者进一步拆分报批。
目前来看,19号线、26号线,上马的概率稍高一些。其余线路,还需要互相进行残酷的竞争。
而且,要知道,广州此前三期地铁的规划,批复的总里程数都在公里以上。
四期下滑到公里,也说明如今对于地铁的报批在进一步收紧。
如果赶不上这一趟车,下一趟,真的需要等上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