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防疫提醒广东涉疫风险人员排查专号及冒充
TUhjnbcbe - 2025/3/29 17:18:00
                            

12月28日,广东省正式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专号。即日起,涉疫风险人员来(返)粤前可在“粤省事”小程序完成入粤申报,并留意接听、查看专号电话及短信。

为解决群众因陌生号码而拒绝或不配合基层工作人员排查的问题,广东依托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作为涉疫风险人员排查专号,开通外呼、自动语音播放、短信发送、电话回拨等功能,使基层工作人员与涉疫风险人员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畅通。

专号会通过智能语音、短信,引导涉疫风险人员做好入粤申报、提醒留意接听专号电话、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告知入粤注意事项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目的地基层工作人员将通过专号联系涉疫风险人员,核实入粤申报信息,根据排查风险等级相应采取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措施。

广东专号问答

01

涉疫风险人员具体指哪些人?

目前涉疫风险人员主要指:外省口岸入境来(返)粤人员、外省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地市来(返)粤人员。

02

涉疫风险人员来(返)粤前需要做什么?

应主动通过“粤省事”小程序完成入粤申报。如果是老人、小孩,可由其亲属、监护人或基层工作人员代为申报。具体申报路径:“粤省事-入粤申报”。

03

入粤申报需要填写哪些内容?

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入粤时间、航班或车次、目的地、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

04

入粤申报完成后,还需要做什么?

申报完成后,会通过智能语音、短信,提醒留意接听专号电话,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告知入粤注意事项和个人防护措施等。目的地基层工作人员将通过专号联系您,核实个人申报信息,请留意接听。

05

涉疫风险人员来(返)粤后,需遵守哪些健康管理措施?

涉疫风险人员来(返)粤后,目的地基层工作人员会通过专号与您联系,根据排查风险等级采取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等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06

不小心漏接专号电话怎么办?

如果您漏接了电话,请在48小时内回拨专号,可联系到拨打您电话的基层工作人员。

如超过48小时回拨专号,广州市民会接入广州市卫生热线,可咨询健康知识、卫生政策、预防接种、新冠疫情等卫生健康信息;广东其它地市拨打,将接入当地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属于卫生公益服务热线,只要您不手动屏蔽,手机系统不会自动屏蔽。

07

入粤申报信息会泄露吗?

不会。涉疫风险人员的入粤申报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疫情排查工作。

目的地基层工作人员与您联系时,只会核实您个人申报的信息,不会涉及银行卡号、密码等个人财务信息。如被问及个人财务信息等,请保持警惕,及时报警,避免上当受骗。

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

揭开诈骗套路背后的真相

★诈骗一

套路层层的“流调电话”

接电话前,来电界面显示:**疫情防控专线,请您务必接听;

接电话后,自称“防控中心主任”,告知你行程异常,有感染新冠的风险,随后介绍购买特效药,几千元买一个疗程,每天服用远离病毒……

近期疫情反复,为排查密接人群,的确有流调员对确诊病例的接触者展开流调工作。

但流调人员只会询问和疫情相关的身份信息、健康状态及近期行程,绝不会打着流调的名义推荐所谓的特效药。大家在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注意鉴别,谨防上当受骗。

★诈骗二

精心包装的“防疫提示”

除了诈骗电话,看似权威的“防疫提示短信”也可能是不法分子设下的圈套。

此类短信内容可能是疾控中心预约疫苗、社保局赠送新冠保险等等。在短信中往往带了一个预约链接,点开后便会被要求输入各种个人信息。

在此提醒大家,此类短信都是假的,千万不要点击任何陌生链接,更不要输入个人敏感信息(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收到此类短信一定要立马删除!

★诈骗三

掌握商机的“神秘大咖”

无孔不入的骗子们还潜伏在各大社交平台中,他们冒充军官、科研人员,声称有“内部渠道”可以投资生产新冠疫苗。

他们通过给发私信的方式介绍投资生产疫苗“赚大钱”的致富经,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线上平台进行投资转账。

然而在转账之后,等待受害者的,并不是投资的收益,而是“神秘大咖”的消失和投资资金的血本无归。

★骗局四

快速出结果的“核酸检测”

疫情之下,民众出行常有核酸检测的需求。此时,不少

1
查看完整版本: 防疫提醒广东涉疫风险人员排查专号及冒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