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正在优先推进广深佛莞珠五市全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各市实施预约接种,纳入接种范围的60岁以上老人群体不会预约,怎么办?
记者医院获悉,该院发动位志愿者,身穿一抹鲜艳的橙色,化身“橙衣天使”陪老人一起“苗苗苗”。
从4月1日起,省二医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能力将扩充到每日人次。该院自年12月承接新冠疫苗接种任务至4月7日,琶洲院区接种剂次,机场急救中心接种剂次,合计剂次(含第一剂和第二剂)。
日均20位“橙衣天使”协助接种
在省二医疫苗接种点,记者看到,除了辛勤忙碌的医护人员,还活跃着一抹抹鲜艳的橙色,身着橙色马甲的医务志愿者与医务社工一起,助力接种服务。
医务社工黄舒婷向记者介绍,参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志愿活动的志愿者既有来自本地各高校的学生,也有来自本院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
他们的工作主要有三种:一是协助测量血压,二是协助信息录入,三是协助市民填写信息采集表。此外,当现场市民人数过多的时候,志愿者还需要协助维持秩序。
“截止至4月6日,我们一共招募了位志愿者,平均每天有20位志愿者到接种点参与协助工作。”黄舒婷表示,“我们每天还配备两名专职医务社工,组织志愿者们做好服务工作。”
“这句话我今天快说几百遍了”
一名市民正四处张望,有点不知所措,“请问您是来接种新冠疫苗吗?请您往这边排队,先填写个人信息。”医务志愿者郑金慧连忙上前引导,她是一位来自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二学生。
“这句话我今天都快说了几百遍了。”郑金慧笑道,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额角滑落。她已经连续两天参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志愿活动,就连清明假期也坚持前来帮忙。
一位老阿姨没有预约就来接种现场,“橙衣天使”、省二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谢芷妍迅速上前询问,因为阿姨对手机操作不太熟悉,谢芷妍帮她下载了用于接种预约的粤苗APP,并耐心地手把手教会她如何预约。“我觉得能帮到别人,帮到社会,是一件特别自豪开心的事。”谢芷妍说。
省二医医务部主任齐勇表示,从信息录入到候诊到接种再到留观,整个流程不能出一点岔子,由于前来接种的市民数量庞大,任务艰巨,对人手的需求很大,“多亏了这些医务志愿者,才能保证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有序进行。”齐勇说。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雪华通讯员:何昊书、王舒慧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