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从智联招聘发布的“年创业企业就业带动报告”中获悉,创业企业就业带动力相对较弱,但增长强劲。数据显示,去年1-9月有招聘需求的企业中,年新设立企业占8.0%,其贡献就业岗位数量占比4.1%。从就业带动效果看,创业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用工需求也相对较少,但创业企业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单个企业招聘职位数从去年1月的3.2增至9月5.6,增幅73.6%。用工需求的提高反映出创业企业的业务增长和规模扩大。相较而言,既有企业表现平稳,单个企业招聘职位数随着疫情管控和经济恢复,由去年1月的9.4增至9月的10.7,提高13.7%。
据悉,该报告基于平台年1-9月的招聘大数据,聚焦今年新设立的企业,剖析他们的发展状况、分布特征、用工需求以及就业带动作用,致力呈现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就业市场新变化。
创业企业聚集在新兴业态和地域
具体看创业企业的分布特征,发现其在IT
通信
电子
互联网、商业服务、文化
传媒
娱乐
体育领域的占比更高,分别高出既有企业7.6、4.9、3.6个百分点。这与疫情下线上服务和娱乐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有关。
城市分布来看,相对于既有企业,创业企业所在的城市等级更低,35.6%集中在新一线城市,其次是二线城市(24.4%),三线及以下占26%,一线城市仅占13.5%,比既有企业低10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去年1-9月成都新设立且有招聘信息的企业数量占全国5.1%,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深圳(4.2%),郑州、广州、西安则分别以3.7%、3.5%、3.4%的比例位居前五名。不论是前三季度的GDP增速,还是就业景气度,西部地区都表现突出,而作为“成渝城市群”一核及新一线城市领头羊的成都更是在市场活力上交出亮眼成绩单。
小微企业为创业企业主体,这也是其就业带动力较弱的重要原因。具体来看,82.3%的创业企业是规模在人以下的小微企业,这一比例比既有企业高出13个百分点,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则仅占4.8%。
创业企业中民企占75.3%,与既有企业(73.0%)差别不大;其次是股份制企业(8.5%);国企比例(1.6%)低于既有企业(4.0%)。
创业企业带动更多蓝领就业
报告显示,去年1-9月创业企业招聘岗位中,技工/操作工、物流/仓储、烹饪/料理蓝领岗位的比例明显高于既有企业。这与智联招聘的另一发现——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岗位招聘需求明显增加的现象相符。另外,创业企业招聘中,以主播、视频制作等岗位为主的影视/媒体/出版/印刷职业比例也比既有企业高5.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创业企业招聘岗位的薪酬水平主要集中在元/月-元/月区间,占59.2%,以下岗位共占67.2%,比既有企业高近6个百分点;而月薪在00元以上岗位共占18.2%,比既有企业低5.2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行业创业企业就业带动作用突出
创业企业中,单个企业招聘职位数最高的是交通/运输行业,为48.7,是既有企业的三倍之多,物流/仓储行业以20.2位居第二;既有企业中,外包服务行业“单个企业招聘职位数”为30.7,排名第一,这些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总体来看,一线城市“单个企业招聘职位数”为19.4,新一线城市为达到13.9。而随着城市等级下降,企业的整体就业带动能力呈现递减趋势,五线城市的单个企业带动8.2个就业岗位。创业企业与既有企业基本都符合这一规律。
从年1-9月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总体来看,规模在20人以下微型企业的“单个企业招聘职位数”为6.1,规模在20-99人的企业为11.4,随着企业规模依次递增,00人以上的超大型企业达到72.7。创业企业与既有企业基本都呈现这一规律,唯有万人以上创业企业的“单个企业招聘职位数”略低(18.5)。
在年及以前设立的企业中,上市公司“单个企业招聘职位数”达50个,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企业,是第二名外企的2倍有余。而年创业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单个企业招聘职位数”以12.8位居首位,合资其次(12.4),上市公司第三(11.6)。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蒋偲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