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近日,广州银行推出《广州银行金融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发展的工作方案(-年)》,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增加乡村金融产品供给,加大对广清接合片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和质量,不断推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
定目标,明方向,高标准规划
加强统筹协调。指定专门部门统筹协调在支持试验区城乡融合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加强各类融资主体线上融资对接,做好平台产品部署,夯实精准金融服务基础。推动对接好农业供应链平台、农场电商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协会、金融支农联盟等组织,增加支农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明确目标定位。支持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提供超30亿元授信支持。支持广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提供超50亿元授信支持。支持试验区内农业龙头企业20户及龙头企业供应链客户5个集群,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增加乡村金融产品不少于2个。试验区范围内经营机构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0亿元。支持试验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10个。支持城乡居民拓宽增收渠道,发售理财超10亿元。
细措施,重实效,多举措落实
支持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增加重点农业生产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运营支持力度。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推动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与农村基层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合作共建、结对帮扶。持续推广“政银保”、“政银担”合作农业贷款业务模式,畅通融资增信渠道。
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中村微改造、整体改造升级提供专属融资服务;加大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支持;支持试验区内符合条件企业注册发行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企业债券、乡村振兴票据等;适当购买、承销地方政府发行的专项债;支持整体打包立项城乡联动建设项目融资。
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助推乡村生态资源、生态优势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落实金融服务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大美丽乡村建设信贷支持力度。
支持城乡居民增收。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推动创业担保贷款增量、扩面,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与农村电子商务的联动创新和发展,提升对城乡居民家庭的理财服务水平。
支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城乡金融基础建设;在城乡融合发展新社区每年举办不少于2次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对特定特殊群体提供城市购房、购车、住房装修等贷款支持,为新居民办理信用卡、提供社保卡服务;依法保护乡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合规经营。
增活力,强动力,全方位推进
持续倾斜政策与资源。贷款FTP价格持续向政策类贷款倾斜,为试验区城乡融合发展贷款设立绿色审批通道。加大乡村振兴贷款、绿色信贷金融考核力度,落实城乡金融信贷投放责任。适度提高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增加涉农业务营销费用配置。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运用,加大对乡村振兴、小微企业及绿色领域的信贷投放。
加强业务团队建设。加大业务人员培训力度,组织员工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学习领会支农、惠农政策、城乡融合发展金融政策等。组织小微业务团队、“泰隆项目”普惠小微团队参加农业知识培训,切实掌握农业新科技、新技能,了解行业风险及信用特点,形成涉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政银联动力度。从总行层面对接好省、市政府和各级监管部门;花都、增城、从化中心支行与各区政府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清远分行与清远市政府及清新区、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英德市政府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全方位强化政银联动。
来源:广州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