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艺稳
5月27日下午,“让‘大家’告诉大家”文化惠民南沙行——张弘中国画的观赏方式和美术创作主题讲座在广州市南沙区广外滨海实验学校举行。
活动在广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下,广州市南沙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广州市南沙区教师发展中心、广州市南沙区书法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
张弘教授在做讲座
讲座主讲人张弘教授,现为广州美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他长期从事中国画教学与创作,已先后荣获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奖、省“南粤优秀美术教师”称号、广州美院“教学名师”称号。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别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其中,国画作品《合作的春天——亚投行在北京开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红船颂”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成为参展的百幅精品力作之一,并由南湖革命纪念馆收藏。
中国画经历数千年的沧桑巨变,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千古的画,它独特的气韵和灵魂,能令观者产生共鸣。
什么是中国画?如何看懂中国画?如何从中国画优秀作品中,捕捉、感悟画家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绪?张弘教授通过大量的图像资料,生动有趣的画风,结合本人教学创作实践的心得,从传统中国画艺术的欣赏出发,对中国画独特的美学性格和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精彩的讲述。
美术爱好者如何进行创作?张弘教授在创作中坚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他说:“画家进行艺术创作,时刻保持与生活的‘在线’状态非常重要。以画笔记录生活、表现重大事件,是艺术家应有的担当,也是艺术家的一种天职与情怀,要创作出打动别人的作品,艺术家首先要受到感动。”
张弘教授所创作的以“广州市民配合医务人员排队进行核酸检测”为题材的人物速写作品,以水墨为主旋律,水墨酣畅,造型独特,受到好评。
此次讲座通过名家专题讲座的活动形式,以轻松趣味的讲解方式,让中国画艺术走向社区居民,使社区居民近距离接触传统中国画,领略中国画的艺术魅力,让更多人懂得中国画,培养艺术赏析能力,提高美学素养,播撒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提升对传统艺术文化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嘉宾合影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吴小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