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广州南沙街道鹿颈村举行“全国文明村镇”揭牌仪式。近年来,鹿颈村积极推进文明、和谐村建设,高标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先后荣获“广州市卫生村”、“广州市文明村标兵”、“广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广州市文明示范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文明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等荣誉称号。
要知道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之前,鹿颈村还只是一个小渔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15万元。从曾经的传统小渔村,再到今天的全国文明村,鹿颈村的变化日新月异。近日,记者走进鹿颈村,进农家,访村民,探寻全国文明村的幸福密码......
环境整治扮靓“全国文明村”
走进鹿颈村,沿途风景秀丽、干净整洁的村景古朴而亲切,新建警安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村内道路绿化、雨污水管网、路灯监控、健身广场等配套齐全,美丽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些年鹿颈村的变化确实看得见、摸得着。”村民明叔自豪地说。
据了解,为提升村容村貌,打造“高颜值”的美丽乡村,近年来,鹿颈村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结合车辆乱停放、乱摆卖等现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全村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大清理”,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要“治”更要“护”。为了巩固环境治理成效,鹿颈村还建立了一支10人以上的保洁队伍,形成“村委干部+保洁员+监督专员”的长效管理模式,定期检查主干大道及背街小巷的环境状况。
着眼粤剧曲目打造村民家门口的文化阵地
“在这里坐着演奏扬琴是一种快乐。”对72岁的村民黄志永来说,退休后散步到鹿颈村曲艺社转转,边奏曲边聊家常已成为习惯。
此前,为了让村民享有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鹿颈村曲艺社在村委会的支持下于年11月正式成立。从刚开始的10名成员发展到现在的近30名成员,鹿颈村曲艺社在村民的见证下日益发展壮大。
硬件条件提升了,如何充分发挥曲艺社的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是关键。近年来,鹿颈村注重选好“热心人”,从“五老”人员、乡贤典型、各类能人中招募志愿者参与曲艺社的建设中来,发挥他们的最大“能量”,参与各类文艺演出活动,使曲艺社成为释放粤剧曲艺的“磁场”。同时,开展青少年粤剧曲艺培训班,注重发掘、培养粤剧、曲艺人才苗子,共同演绎南沙水乡特色精品粤曲剧目。
卫生站建在家门口,村民“小病不出村”
位于鹿颈牌坊附近的鹿颈村卫生站,别看只有几十平方米,却处处显露出特别之处。这座“特别”的村卫生站,不仅是当地村民的“健康之家”,也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惠民便民的医疗卫生服务。
走进鹿颈村卫生服务站内,基础医疗设备齐全、功能划分清楚,设置有标准药房、诊断室、治疗室、中医角、健康教育宣传室等。一位带孩子来输液的居民告诉记者,服务中心离家近,家里人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选择到这里治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医生服务态度也好。”她说,政府保障福利越来越好,村民在这边看病、治病基本不花钱。
近年来,鹿颈村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卫生站不再单独设立乡村医生岗位,而是由区街卫生服务中心派遣人员进行日常工作,使得村民在村卫生站,医院的专业化、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此外,还有由专家、医生、护士组成的全科团队,定期为签约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健康评估与咨询、特色便民服务,还通过义诊宣传活动,让村民享受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丰富和全面。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董业衡耿旭静通讯员尹勇军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董业衡耿旭静通讯员尹勇军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董业衡耿旭静通讯员尹勇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晓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