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坚持政府主导、家庭尽责、分类保障、社会参与,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儿童保护等政策措施,为弱势儿童群体织牢关爱保护网,用爱和温暖照亮孩子的未来。
关爱儿童健康成长一直是福利彩票公益金重点使用的方向。至年,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分别资助广东“儿童福利类项目”及“社会公益类项目(涉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万元、万元、万元;在广东省级留成公益金中,分别投入万元、万元、万元(含增量公益金万元)。
“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苗圃计划”、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一批批儿童福利项目顺利实施。
投入超万元开展“明天计划”
年5月,民政部启动“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为0至18岁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提供医疗康复。从年至年,广东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共投入.42万元用于开展“明天计划”。
康康(化名)是受惠于“明天计划”的其中一个孩子。年5月1日,刚出生不久的康康被遗弃,经公安部门依法移送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同年5月11日,康康由于患急性支气管肺炎入院检查,被发现患有重度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急需转院救治。
得知这一情况后,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马上为康康申请“明天计划”救助。很快,康医院接受手术。经过悉心照料,康康治愈出院,回到福利中心继续学习。中心护理团队对他呵护备至,一旦发现他出现面色苍白、气促、尿量减少等情况,就马上报告医务室;在喂养方面也十分细心,白天每2个小时喂哺一次,夜间每3小时喂哺一次。
在精心护理下,康康很快转到康复班,每天在康复区接受系统的作业及言语治疗、认知训练、引导式教育、社会融合等训练,各方面能力逐步提升。2岁时,康康学会独自行走和吃饭,开始能说一些简单词汇。
年7月,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始为康康着手准备国外送养资料。年1月,活泼可爱的康康被一户美国家庭收养。
助力福利院孩子圆大学梦
为维护孤儿受教育权利,民政部从年起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年满18周岁考上普通全日制本科、普通全日制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的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孤儿,每人每学年资助1万元。
今年,阳春市综合福利院有11名孩子参加高考,全部被录取,其中7名孩子分别考上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州工商学院等大学本科,4名孩子分别考上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等大学专科。
在今年的高考中,阳江姑娘小棋以体育类总分分的成绩考上岭南师范学院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她还是全省田径投掷类比赛的新星,曾获年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女子少年甲组标枪铜牌、年广东省青少年田径冠军赛女子少年乙组标枪冠军等荣誉。
赛场上投掷标枪动作大气利落、豁达自信的小棋,有着与普通同龄孩子不一样的经历。年10月,身体健康的小棋被遗弃后,经公安机关依法移送阳春市综合福利院安置抚养。随后,福利院为她配对了一个爱心寄养家庭。寄养家庭谢叔一家待小棋如亲人,虽然近年来家里生活压力大,但谢叔一家依然给予小棋全部的爱。“无论如何,我都会尽一切努力,帮助小棋读书成材。”谢叔说。
历经多年寒窗苦读,今年小棋顺利考上大学。对于未来,她充满期待:“大学期间,我的目标是考上标枪国家二级运动员。毕业后,我想成为一名体育老师。”
支持组建基层儿童福利服务队伍
近年来,我省民政部门不断拓展儿童福利服务对象,把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纳入保障及关爱范围,积极回应儿童因家庭贫困、自身残疾、缺乏有效监护等原因面临的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等现实问题。在年广东省级留成公益金增量部分中,有万元投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体系建设项目。江门市江海区是项目的试点地区之一。
年底,江海区作为全国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百县千村”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在探索构建全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的基础上,又建立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服务体系。目前,江海区组建了区、街、村(居)三级儿童福利服务队伍,设立14名儿童福利工作专责人员,包括1名区级儿童福利管理员,3个街道儿童督导员,10个试点村(居)儿童主任,为辖区儿童提供合理界定、及时审核、定期跟踪等细致服务。
江海区仁美社区民政专干赵焕媚从事基层民政工作11年,自年6月起兼任社区儿童主任。上任两个月内,她和社工一起入户调查辖区儿童情况,在“儿童信息管理平台”录入多名儿童信息。
在启智学校就读初中的小则(化名)有智力残疾,父母靠打散工为生,一家人生活困难。赵焕媚帮他们一家申请低保,帮助小则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为家里的两个孩子申请“困境儿童生活补贴”。同时,为情绪消极的小则母亲开展心理辅导。
3年来,赵焕媚探访困境儿童约次,帮助3名辍学儿童重返学校,帮助18人次困境儿童落实享受福利政策,在儿童之家向3至18岁少年儿童宣传普及安全知识、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约人次。
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江海区紧抓阵地建设,依托村(居)公共服务中心硬件服务设施,搭建“1+10”儿童福利服务站点网络。每个社区“儿童之家”不仅设有图书室、文体活动室,还突出各自特点,力求为辖区不同儿童群体提供多层次、多元化服务。
其中,礼乐街道文昌沙社区通过购买社工服务等方式,在儿童之家开展“学堂”作业辅导等免费服务。江海区区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所在的永康社区儿童之家,针对0至6岁孩子可能出现大脑和身体不协调等“感觉统合失调”问题,设置了感觉统合训练室,免费为区内孩子筛查。
让儿童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由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组建的基层儿童工作队伍解决了从村(居)到镇(街)发现、报告困境儿童的机制。报告以后怎么办?这需要各市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来承接困境儿童的评估、转介、救助、监护、干预等任务,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并承担临时监护责任,确保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及时被发现、被救助。
年,省民政厅决定在江门鹤山市等地开展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能力建设试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彩票公益金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投入81万元用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功能建设及购买服务项目,投入87万元用于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同年,江门市本级福彩金还安排30万元资助鹤山市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庇护中心)、鹤山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设补助项目。
据了解,鹤山市现有农村留守儿童59人、困境儿童人,其中自身残疾困境儿童人。结合试点任务要求,鹤山市民政局部署推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能力建设工作。
在硬件建设上,选址在鹤山市救助管理站内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于年10月投入使用,基本满足对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监护干预、服务保障等日常工作需求。在软件服务上,配备2名以上专职人员,并通过购买社工机构服务,开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
在社工机构协助下,江门筹建鹤山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评估专家委员会,逐步搭建起由教育、公安、卫健、妇联、残联等部门业务骨干和律师、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专业人士构成的评估团队。目前,鹤山市依托儿童工作人员,对辖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进行核对,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困境儿童关爱保障。
南方日报记者汪祥波
通讯员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