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每天往返两次广深,广州地铁这样体检
TUhjnbcbe - 2025/6/24 0:59:00

正值春运,返乡客流迎来出行高峰。广州地铁七号线作为接驳广州南站的地铁线之一,今年来日均运客22.36万人次,每列车日均行驶里程相当于来回广深两次,列车“体检”如何确保设备安全、还要紧盯防疫消杀?七号线西延顺德段(广州南站-美的大道)距离开通越来越近,西延段的新车要做哪些“上岗体检”?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广州南站旁边的地铁七号线“大本营”——大洲车辆段的列车检修现场。

00:52

00:52

每列车4天“体检”一次“治未病”

今年1月1日-1月20日,广州地铁七号线累计客运量.28万人次,日均22.36万人次,正点率%,每列车每天要跑公里,相当于在广深来回两次。这么大的“工作量”,“体检”必不可少。

“地铁车辆检修工作分为预防性维修和故障修。”七号线车辆检修师、广州地铁运营三中心车辆维保三部检修七分部的李旭介绍,前者相当于“治未病”,后者是“治已病”。“预防性维修包括4日检和系统修。顾名思义,4日检就是每列车4天要进行一次检查,系统修大概每个月一次——约等于汽车做一次中等保养。”

七号线24列车,每4天一个周期,意味着平均每天的检修量达到6列车。“直到去年,七号线检修的人车比一直在广州地铁全线网之中是最低的,平均每个人要检修的列车数量最多。”广州地铁运营三中心车辆维保三部检修三分部主任李许磊说,他们还因此获得总部精益生产项目金叶奖。

如何实现“人少办大事”?李旭说:“比如客室门(俗称列车门)的检查,这是列车故障率比较高的系统,检修的时候经常需要重复数百次的开关门动作,确保安全。如果是新车,更需要开关次以上,验证车门状态,人工操作得分好几个晚上进行,费时费力。”对此,七号线的检修团队专门研发了自动开关门装置,并取得实用新型专利,由机器负责客室门开关操作,把检修人员“解放出来”参与更有技术含量的作业。

疫情期间,列车“体检”不仅包括设备检修,还有防疫消杀工作。“列车每天进行防疫消杀,我们全程盯着,确保消毒药液浓度,喷洒后必须密闭再通风,过程要拍照存档。”李旭说。

首列七号线西延段新车本月上线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这个月七号线悄悄上线了一列新车,这是七号线西延段(广州南站-美的大道)首列新车,未来七号线从佛山顺德美的大道到广州大学城南,将有新车陆续投入运营服务。

新车有什么不同?李旭介绍:“新车设计理念更先进,具备GOA3级全自动驾驶功能。既有的车辆,车门关闭、列车启动都需要司机操作,新车则是全自动操作,包括‘飞站’、车门对位隔离等都不需要司机参与,司机更多的是监控和应急处理职责。”

在乘客界面,新车车门的动态地图升级为LCD,乘客可以看到线路图、车站扶梯和升降机的位置,提前做好下车准备。车厢两端连接处上方有LCD显示屏,显示本站、下一站和终点站等信息。新车的空调具备空气净化功能,列车升级了隔音降噪材料,运行时的噪音进一步降低。

新车“上岗”需要做什么“检查”?李旭说:“首先是车辆到货外观检查,然后是列车的静态和动态调试。”静态调试需要检修人员逐一检查列车内部线路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并检查接线质量,再一个一个螺栓进行检查,“一列车约有个左右的关键位置螺栓,我们每一颗都要扭过”。

静态调试之后,是动态调试,涉及牵引制动性能、故障运行、试运行等。“七号线每天都要运营,新车只能等晚上收车之后,在凌晨一点到四点的时段进行动态调试,每列车都需要一两个月时间。”李旭说。从列车静态和动态调试、与信号联调测试,再到验收,最终获得安全载客认证,才能满足上线运营条件。

春运期间二、七号线加开夜班专列

广州地铁预测,节前春运阶段的出行客流高峰集中在1月17日至28日,线网日均客流约万人次;1月29日至2月6日,线网客流将较日常有所下降,预计日均客流约万人次;节后春运阶段(2月7日至25日)为抵穗客流高峰,预计线网日均客流约万人次。

为满足春运期间旅客的出行需求,地铁各线路分别安排1至3列备用车,做好应急运力储备,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往返两次广深,广州地铁这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