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薛仁政
通讯员凌伟明黄燕
图/通讯员供图
广州塔近日为何点亮蓝光?11月14日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各地标志性建筑将亮起蓝光,象征着点燃糖尿病患者的希望之光,寓意“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携手共同抗击糖尿病”。
今年,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内分泌学分会、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联合举办“蓝光行动”——点蓝广州地标“小蛮腰”,以唤醒公众对糖尿病及其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防治的重视,凝聚力量,保护糖尿病患者的明天。
过去1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幅达56%
近日举行的“蓝光行动”会议指出,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5.37亿,中国糖尿病患者也逐年增加。《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过去10年间(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万增加至1.4亿,增幅达56%。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做好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委、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薛耀明教授表示,通过健康教育和义诊咨询,可以提高广大群众的糖尿病防治意识,提高糖尿病早期检出率,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疫情之下,“糖友”可以这样做
疫情之下,有的人运动量减少、饮食不控制,有的人还减少了就医次数,不少患者因此血糖控制欠佳。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主委严励教授呼吁,“糖友”们需要严于律己、积极调整自我管理技巧,知晓并控制相关指标,积极应对疫情。
她建议,长时间居家期间应做好“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和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
二级预防是定期测量血糖,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的变化情况。
三级预防是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
中华医学会和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居家糖尿病患者应:
合理膳食、监测血糖;
做好防护,规范就医;
重视生活方式管理;
加强疾病治疗和自我管理,坚持治疗不停药;
疫情期间,主动接受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治疗管理,医院的次数,降低感染可能性;
自我监测血糖和血压,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情况主动就近就医。
编辑:何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