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刘红尘接受广州日报采访志愿服务助力养老事
TUhjnbcbe - 2020/11/23 17:56:00
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tslf/
从年开始,67岁的张朝广每月都会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发起义修活动。紧接着,包括他在内的退休街坊们组成一支家电维修队伍,前往越秀、海珠多个社区社工站开展义修活动,一个月6场。困境街坊从家中拿出久久修不好,没人修的小家电,摆满一桌。半天时间,张朝广等人便修好数十件电器,街坊一片掌声。

与此同时,前进街的陈海碧带领着社区志愿队,汇集多位社区街坊,多是退休人士,在前进街道、居委和社工站支持下每周开展1~2场公益行动,本着“服务社区、温暖邻里”的理念在时间银行发起行动,甚至走出社区扶贫济困,自豪不已。

这些都是让人敬佩的人物,但并不鲜见。截至年底,广州市60岁及以上人口.51万人。乐龄老人中,逾1.19万人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注册,通过一年发布近1万个志愿活动的综合性志愿服务支撑平台,上演温暖的公益故事。这还只是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在社区默默奉献,投身志愿服务,解决休戚相关的公共难题的退休街坊,可能远多于1.19万人。这是广州人心中的“烟火气”“街坊情”。但在老龄化愈加明显的时代,他们的举措已不仅是温情的体现。实际上,志愿服务正成为中国养老事业发展避不开的重要一环。越来越明显的老龄化7年前,在荔湾区中南街,是张朝广第一次参与义修活动,义修只有他一人。倒是拿着各种老旧电器等候修理的街坊们排起了队。张朝广尤其记得一位“收音机”爷爷:陪伴多年的收音机坏了,发不出声音,爷爷很在乎,但没人搭理。张朝广擅长修理此类电器,一拆装检查,发现只是线路老化。于是更换线路、装回电池、打开开关……得心应手。老人在一旁看着,突然听见收音机响起声音,紧张换作笑容,周边的街坊也是拍手叫好——这一幕,张朝广至今依旧清晰。此后多年,他带动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街坊加入义修队,从一个人东奔西走,到十几二十人四处奔波,他们越发发现:那些昏暗逼仄的老房子中,电器坏了的感觉并不好受——“舍不得换,但一直没人修,生活可能就‘短路’了。”修电器是小事,但对老人家而言充满了意义。有时,张朝广也在想,对比起全广州有需求的老人,义修队的规模实在微不足道,“所以我们希望更多退休街坊加入志愿者。”他说,义修队如今也在分享家电维修技能,尝试开设义修队支队。不光是义修缺。据统计,全国约有万70岁以上高龄老人需要照顾,这一数据将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而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城市老人中,98%的老人目前依靠自我养老,不到2%由社区福利机构担负。据悉,“十四五”期间,国内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而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也将愈加突出,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已成为全社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红尘接受广州日报采访志愿服务助力养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