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机会的话,下次继续和他们‘交朋友’。”
穿上志愿者服装,提上一袋关怀物资……不久前的一个夜晚,柯又走上了广州街头,跟街头露宿者成了一个小时的“朋友”。和他一起的,还有来自启智关怀露宿者分队的志愿者骨干和社工。
这是广州市司法局过渡性安置服务项目联合启智关怀露宿者分队(公益创投-佳友农场项目)共同开展的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大型探访活动。柯又从没想过,城市的骑楼、天桥下,还有一群人白天捡拾废品维生,晚上选择在不打扰这座城市的角落睡去。
他更没想到的是,自己从高墙中走了出来,曾经连手机都不会用,生活技能都是别人给予的。而这一次,他成为了给予者。
露宿街头的故事
“大哥你好,我们是来自启智的志愿者,这些是我们准备的一些生活用品,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上……有没有兴趣聊一聊?”
不久前,柯又受邀参加“仲夏夜抗疫防暑大作战”—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大型探访活动,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面对的人们到底遇到了怎样的难题,不得已露宿街头。
“我想帮助别人,给他们派发物资,和他们聊聊天。”晚上7时30分,柯又如约而至一座天桥之下,穿上了代表志愿者的服装。
而启智关怀露宿者分队同样长久地尝试通过各类关怀活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露宿者提供力量,希望帮助他们走出人生一个“神秘”的坎,“或是心理关怀,或是就业支持,让露宿者相信总能探索新的生活。”
图:志愿者“多对一”探访露宿者。
听着这些话,柯又有着陌生的熟悉感。后来,他和社工、志愿者骨干开始结对关怀露宿者,诉说彼此故事。他回忆道,“有的露宿者说是因为一些变故没工作,离开了家乡,不知不觉流浪于街头,背后都是不忍心说的伤心事。”
对话并不全是悲伤的情绪。这时,柯又和志愿者们不忘给以鼓励打气,提醒街友刚派发的物资中包括了口罩、防暑用品、食物、衣服等,后来又闲聊了生活日常,柴米油盐。
一位志愿者说,“一次或许只是诉苦,鸡汤,可一次次交朋友,有一天我们挖掘到对方的坎,伸出手,链接资源,也许大家就一起迈出去了。”
也曾迷失路中
也许有一天,他也能和自己一样。
柯又很是感触。听了别人的人生经历,他不禁反思到自身,虽然经历和结局不一样,却同样因为曾经的错误落下了一生的悔恨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话锋一转,他觉得,人生是可塑的。
在之前,柯又因一时之差走进了高墙,度过了漫长的时间。当他重新走出来寻找人生的新路时,社会上一切都变了。在他看来,“手机变成了智能,大家聊天开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