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国体育社会学家、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卢元镇教授,应邀莅临暨南大学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前沿讲座。本次讲座由体育学院院长彭国雄教授主持,部分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参加。此外,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学者及研究生到场聆听并参与交流。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广州日报进行采访报道。
卢教授从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教育等方面对当今中国体育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围绕古代、现代、文化、城市体育四大板块为师生们展开全面的讲解。
在第一场题为“雪峰对峙:奥林匹克文化与东方健身文化的比肩而立”的讲座中,卢教授谈到,当今世界有两种体育文化:一种是根植于农业文明的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方体育文化,这种东方体育文化多以养护健康为目的,以功操拳等基本手段为鲜明特征;另一种则是根植于游牧文化、渔商文化与城邦文化,最终脱胎形成于工业文明之中,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欧美竞技文化。卢教授分从差异、交流、并存、转型四大角度阐释了东西方两种体育文化的历史选择和安排。他认为,东方体育文化完全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与奥林匹克文化比肩而立,回答人类提出的身体文化问题。
在第二场题为“活力城市的哲学思辨——亚洲活力城市标准制订的前提性思索”的讲座中,卢教授从一直萦绕在亚洲活力城市标准制定者脑海中的几个问题入手,试图以哲学的语言为在场的师生解答。他以“人与城市”“人与体育”“城市与体育”“体育与活力”“体育与活力城市”等因素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得出亚洲活力城市建设的动力是活力,人是核心并且是参与者、受益者,城市是载体,因此活力品质城市正是我们需要的,中国与亚洲需要引进这样的系统。
讲座结束之后,卢元镇教授与现场师生就体教融合、体育产业、中高考体育加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互动交流。
本次前沿讲座加深了师生对当代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开阔了研究思路,对广大师生的学术研究大有裨益。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影响力的加深,中国学者应在维护和建设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方面做出实质性贡献。卢教授表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种具有世界胸怀和时代精神的体育文化正待我们去构建,我们应努力将中国体育文化推介到世界上去,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的体育文化。
文字:岳亮
图片:李钰莹、王鸿乐
排版:李香香
初审:李钰莹
复审:龙欣
终审:潘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