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成为学科“拉分王”,已经成为家长圈的“共识”。
在部编版教材改革之下,语文学科更加注重文化与文学的回归,课外名著的阅读,这就要求学生在积累上下狠功夫。
对于面临中考压力、各科学习任务繁重的初中生来说,并不轻松。茫茫学海,该从何处开始积累,又该如何避免走弯路?
有这样一群初中生,面对诸多压力却表现得游刃有余,这背后离不开一位引路者——卓越教育初中语文的李楚莹老师。
她将语文的四大模块:基础、文言文、阅读与作文,一步步拆解归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共性问题归纳总结个性问题个别辅导
在李楚莹带过的班里,有学生一学年进步了35分,中考语文考了分,成为当地的中考语文状元。谈及提分绝招,她总结为:“攻克学生的共性问题,针对性解决学生个性问题。”
很多初中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相比小学阶段,初中语文能力的要求一下子提高了许多。针对诸多的不适应,李楚莹制定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方案。
以阅读题为例,对初一学生来说,重点是搞清楚题目的考点是什么,因此李楚莹会引导孩子们整理出“八大考点”,这样答题时就会有基本的思路和方向;到了初二,难点在于掌握多种文体的差异,初三则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针对不同阶段,李楚莹会做不同的总结归纳,帮助孩子高效掌握。
除此之外,落到具体类别的问题上,她也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针对大多数学生“在长篇阅读里有效捕捉和提取信息”这个“症”,在李楚莹的课堂上,会进行限时阅读训练,反复练习在短时间内边读边划,标出重点的方法。
就这样,一个常见问题,一套解决方案,逐个问题攻克,孩子的成绩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不少。
除了共性问题,李楚莹还聚焦到不同学生的“个性问题”上。
就像那位提分35分的学生,在初三下学期的时候,作文和阅读已经没有大问题了,但基础部分又开始丢分。李楚莹针对他的薄弱环节专门出了“小灶题”。最后,“他把所有薄弱环节都消灭掉了”,说到这里,李楚莹感慨,卓越教育语文产品体系很完善,让她能够借产品的力把很好的学习思路传递给学生,从而“省”出更多的时间发掘不同学生身上个体化的差异。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