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奋起扬帆开
TUhjnbcbe - 2021/3/13 0:07:00
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风起南海滨,潮涌大湾区。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两周年。《规划纲要》明确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明确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两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广州,始终保持着“敢饮头啖汤”的改革活力,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勇闯新路——“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蓝图展开、穗港赛马产业经济圈生态渐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越来越多、港澳职业资格互认范围越来越广……广州还联手深圳,两座相距仅约公里的“双子城”将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努力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最具活力和最有竞争力的“双子城”。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广州正扬帆起航,朝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不断迈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韧性十足“点燃”新增长引擎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绝非一场简单的“圈地运动”,而是要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实现区域内的产业协同发展。城市群里的中心城市则更需要引领产业升级,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力。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城市,广州承担着引领和辐射周边区域发展的重担。广州如何实现自身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则关乎湾区的整体发展。

应对全球产业变革浪潮,广州这座老城市展现出顽强、灵活的城市特质,逐渐寻找到新的突破和增长引擎。

疫情考验全球经济。回顾去年广州GDP数据,一季度-6.8%,上半年-2.7%,前三季度1.0%,终在第四季度实现强势反弹。年广州GDP数据最终为.11亿元,排名全国第四。2.7%的GDP增幅,则高于全国2.3%,广东省2.3%的平均水平。

亮眼数据背后,是一个经济韧性十足、发展动力强劲、不断自我更新改造的广州。

广州是一座传统产业发达的城市,通过数字化转型,广州极大地提升了效能和竞争力。年,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比重已经提升至65.9%。如今,广州新兴产业已成为发展的新动能。数据显示,年,广州IAB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8.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1.6%,担当了广州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制造业迅速恢复,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1%和5.2%,增速比年一季度分别提高37.8个和23.3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信息软件等现代服务业支撑强劲,全年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3%和13.0%。

经济如过山车一般冲出谷底,这既检验了广州过往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的成色,也表明了广州高质量发展潜力仍在不断释放。这种通过城市产业变革集聚的能量,已足以带动区域的势能迸发。

踏进“十四五”的新征程,广州仍然孜孜以求,努力担负新使命、书写新华章。

今年1月22日,证监会正式批准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广州金融产业版图会更加完善,广州实体经济也将获得更有力的金融支撑。作为中国内地第五家期货交易所,广州期交所的设立被赋予更宏大的意义,那便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湾区具有发达的工业和消费,大宗商品的贸易关乎产业链稳定。广州期交所将帮助大湾区掌握金融商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保障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大宗商品战略安全。

低调务实的广州,一直在为大湾区的产业链注入新的血液,不断点燃世界级城市群的活力。

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大湾区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如何加强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便成为摆在湾区各个城市之间的重要课题。

广州正在不断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同时促成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流通。

随着明珠科学园正式动工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正式动工,广州正着力构建以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柱、重大科技基础设施(4个)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省实验室(4个)为原始创新主力*、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具有广州特色的“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硬核”布局。

在这之中,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广州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性结构和核心硬件。

当前,广州冷泉生态系统、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全部动工。新型地球物理考察船已建成下水进行设备安装,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开工建造。天然气水合物勘察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预计年年底投入使用。围绕四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广州正形成定位清晰、高度密集、先进高端的大科学装置集群,为原始创新提供坚实支撑,提高大湾区乃至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有力支撑国家战略。

大科学装置能够凝聚湾区的创新资源,也为协同创新提供了平台。借助来自广州的“超级算力”——“天河二号”,香港科技大学甘剑平教授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新的三维高分辨率中国海多尺度海洋环流模型,首次把三层环流的奥秘展现在世人面前。

“超算对前沿技术研发,尤其是纳米材料、生物分子动力学、大气和海洋模拟都有巨大的帮助。香港本身并没有超算,我们研究院基于香港科技大学把超算引入到香港。”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署理院长高民表示,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正以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香港的科研团队进行研发。

不止科技创新本身,广州也在科技制度创新上努力探索,破解创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其中涌现了多项全国领先的工作亮点。

率先实现市级财*科研经费跨境进入香港;率先落实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策;率先实施境外高端人才资格认定;率先设立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一窗受理”服务窗口;采取措施缩短外国人工作许可审批时限;试行科研人员出国(境)开展科研活动管理办法;首度征集港澳籍专家进入广州市科技专家库……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广州将牢牢把握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增强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策源功能。

从“一带一路”到RCEP开放的广州携手港澳向世界传递信心

“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而不久前正式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则意味着覆盖世界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全球最大自贸区诞生。

从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到抢抓RCEP机遇注入增长新动能,广州正快马加鞭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作为多年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到今天成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广州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在年GaWC世界城市分级排名中,广州排在全球第34位。在年全球潜力城市指数中,广州排名第54名。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广州极大地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广州城市国际话语权也在不断增强,不仅成功当选世界大都市协会主席城市,连任世界城地组织世界理事会和执行局城市。广州国际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年以来广州新增驻穗总领馆、国际友城13家和26个,总数分别达到66家和87个。

根据《广州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发展报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成为广交会进口展最大参展群体,累计参展逾家次。广州跨境电商进口连续六年排名全国城市第一,广州也在创新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与中欧班列融合发展,是全国形成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数量最多的试点地区。

当前,在逆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的大循环正在面临制约和挑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指出,广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正是内外循环的连接点,向来以外向型经济为主体,和西方企业打交道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应当继续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在去年广州举办的创交会上,“一带一路”国际成果展区依然非常火爆,因为参展的以色列项目众多,去年年创交会首日便专门设立了“以色列日”,对以色列的科技成果进行路演。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劳霈乐对广州的创业环境大为赞赏,并且不断为以色列企业在广州落地牵线搭桥。他表示,广州为以色列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和土地,还有市场和人脉,这正是以色列企业所急需的。”

随着备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奋起扬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