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街坊对糕点情有独钟,
意头好,味道又正!
逢年过节要“步步糕升”,
平时在茶楼喝茶,
一盅两件也少不了糕点。
红豆糕、马拉糕、绿豆糕、
红糖糕、伦教糕……
吃过这么多种糕点的你们,
有吃过一种叫疍家糕的吗?
香糯软滑、香味独特,
是疍家独特的美食~
疍家糕如今,随着疍家人不断上岸,
疍家糕也慢慢被人遗忘,
想要吃到正宗好吃的疍家糕
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不过,*埔就能吃到正宗的疍家糕哦!
今天的寻味*埔,
我们就带大家去品尝一下这道独特的美味!
▲图片来源于南方日报
疍家人,是指历史上在两广、闽,浙、海南及港澳一带沿海及内河上主要从事水上作业,以舟居为主的水上居民,他们浮舟泛水,繁衍生息于水船,主要从事渔业、水上交通运输等劳动,他们世世代代以海洋为生,日日月月以渔船为家。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如今的疍民洗脚上岸,在新家园开始了新生活,成为新一代“陆上疍家人”,疍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则尤显珍贵。
▲羊城晚报记者宋金裕摄
特殊的生活环境赋予了疍家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在岁月的变迁中,疍民在与当地人相互融合的同时,保留下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烙印,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水上人家饮食文化。“靠水吃水”的他们擅长烹饪各式水产品,声名在外的艇仔粥就是疍家美食之一,而疍家糕是另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味。
香糯软滑的疍家糕,
又名千层糕、步步高,
寄托了疍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每逢新春佳节,
一家人围炉蒸出一盘香糯软滑的疍家糕,
全家分食,
或作为联络情谊的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制作方法疍家糕制作工艺繁杂且极其耗时,
想要做出好吃的疍家糕,
需要经过浸泡、打浆、调配、
撑粉、蒸熟、冷却等多个步骤,
每一步都需要认真细致,马虎不得,
成品质量更是与制作者的手艺密切相关。
材料准备制作撑粉的米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一定要用粗米才香。传统疍家糕分为咸、甜两种味道,吃起来爽滑,又米香十足。甜的疍家糕放糖,*糖和白糖;咸的疍家糕配料则更为丰富一些,主要有猪肉、腊肉、虾米、瑶柱、香菜、生菜等等,这样做出来的糕更甘香口感更丰富。
浸泡打浆粗米经过清水泡浸5个小时泡软后,才进入“磨”的工序,用石磨把米磨成米浆,在磨米浆的过程中,还要掌握米浆的浓度,米浆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因此研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查米浆粘稠度,经过石磨磨出来的米浆是浓白的颜色,散发着浓郁的米香。
调配上火把粘米磨成粉水后,就可以开锅准备做疍家糕了。首先要把大锅烧热,放油,为了让糕做出来更香滑,一般选用鹅膏或猪膏炸的油,接着就可以把粉水倒进锅里了。
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把其他材料都放进去了,接着就是大火慢蒸了。尽管现在煤气、电气火炉很方便,但疍家人蒸疍家糕还是用柴火,因为火候够大、够均匀,做出来的糕才够爽滑。
撑粉而在整个疍家糕的制作过程当中,最最考验工艺同时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撑粉”。将之前研磨好的粉水下锅蒸煮,这时候需要用一根一米左右的小圆棍不停搅动,否则粉末会沉在锅底,非常容易煮糊煮焦。
这个搅拌的动作叫“撑”,通过“撑粉”,让粉水慢慢均匀地成糊状,凝结在一起,整个过程大概一个小时,最后才能将“撑”出来的粉浆,一层一层蒸出米香浓郁的疍家糕。
疍家糕!柴火熊熊,炊烟袅袅,
经过繁琐的工序后,
还需要再经过大火蒸5-7个小时,
味道独特的疍家糕终于才算完成,
完成后的疍家糕香味十足,
吃起来有爽滑的感觉。
花样吃法疍家糕
香甜软滑的疍家糕,
看上去就如同一块豆腐般,
口感香滑绵密,
充溢着淡淡的清香,
令人回味无穷。
小小一块疍家糕,吃法非常丰富,
既可以直接趁热吃,
感受不做任何烹调的原汁原味;
也可以冷藏起来煎、炒、煮着吃,
加之个人喜好的配料翻炒,
同样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切成块放入菜汤中,
也是很多人喜欢的吃法。
寻味好去处如今,随着疍家民俗的逐渐消失,
能够熟练制作疍家糕的人越来越少,
想再吃到正宗的疍家糕越来越难。
为此,小编特意为大家搜罗了*埔区内
品尝疍家糕的好去处,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
觅食点:大吉沙岛有世外桃源之美誉的大吉沙岛,是上世纪许多疍家人上岸后的定居地,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疍家美食文化。近年来,为了更好传承与挽留疍家特色美食文化,同时让游客们深入了解大吉沙岛文化,*埔街下沙社区鼓励疍家人们重新拾起疍家糕的工艺制作热情,以售卖的方式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品尝到正宗地道的大吉沙美食。
因此,大吉沙岛上可以看到许多农家餐厅都有在制作和售卖疍家糕,有时间的话不妨深入村落,探索疍家风情,找寻水上人家的渔耕文化发展印迹。
交通攻略
1、公交出行:附近公交站:*埔客运站/BRT乌冲站
2、地铁站:裕丰围站,再步行到大吉沙岛
3、自驾:地图搜“乌冲(涌)码头”
4、上岛:需要乘坐渡船,在*埔的乌冲(涌)码头上船,出发时间为6:15~20:00,遇上天气、设备检修等,发船时间则待定,票价2元/人。(摆渡船只可载自行车和电动车,渡口处有露天停车场,需要收费)
觅食点:墩头基社区墩头基是水乡社区,昔日居民以捕鱼为生,以渔船为家,如今虽已上岸谋生,但是疍家的传统习俗一直延续保留了下来。
蒸疍家糕是墩头基社区的特色年俗,沿袭了60多年,每年春节前几天,墩头基家家户户门口都架起大炉灶、大锅、大瓦盆,一字排开,炊烟袅袅,场面非常壮观。
交通攻略
*埔区夏港街墩头基社区
疍家糕代表的
不仅仅是传统疍家人的手艺与习惯,
更是现代疍家人对传统的探索和追求,
蕴含着水乡人家的独特文化,
想要品尝美味地道的疍家糕吗?
赶紧来*埔吧~
来源:文旅*埔,广州日报大洋网、信息时报、羊城晚报、微社区e家通*埔港湾、微社区e家通魅力夏港、*埔观察
峰火广州
峰火文创新书上线北大陈少峰教授谈《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陈少峰教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则偏向于后面两种的结合。也许从现在起可以编写一本《IP创意及其产业链》的新教材。不过,请大家先把下面陈少峰教授新编著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教材(讲义)当做上卷来阅读,接下来把《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当做中卷(今天正式上线,免费阅读),三个月之后再来阅读下卷《IP创意及其产业链》。↑优惠价:10.00元↑联系方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