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体育文学》是全面了解体育文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主要文类及其欣赏和研究分析方式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为中外文学中诗歌、小说、戏剧及非小说等文学形式的阅读、鉴赏和创作。课程由武汉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开设,于今已十一余年,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体育文学习作园地》的形式呈现。
给《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部的一封信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部:
你们好!
我是就读于武汉体育学院的一名普通学子,感谢百忙之中翻阅到我的信件。4月28日,有幸在“新浪体育”客户端拜读了贵报社记者孙嘉晖先生的《疫情下的网球电竞大赛虚拟世界纳达尔能否加冕?》,文章鞭辟入里,报道了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实战”的马德里公开赛电竞赛。但我认为“未来虚拟竞技有潜力”这一观点尚不够全面,试作如下补充:
一、虚拟竞技的必然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体育赛事停摆,如何推动竞技体育在困境中崛起,成了体育界亟待公关的难题。
类似的故事,亦在其他体育领域上演。NBA(美职篮)在众多现役球员间发起的2K锦标赛一周前刚落幕,即便其中最富话题性的篮网队球星杜兰特首轮就遭淘汰,赛事平均在线观看人数依旧维持在35万左右,打破了ESPN电竞节目收视纪录。这一意外的盛况打动了NBA高层。据《洛杉矶时报》报道,联盟已严肃考虑在疫情结束后保留该赛事。如若成真,无疑将成为电竞游戏抓住现实赛事真空期实现发展的典型案例。
在转向电竞领域这件事上,北美各职业体育联盟普遍反应较快,纳斯卡赛车、MLS(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等相继推出了由现役运动员参与的电竞赛事,其中纳斯卡赛车的iRacing系列赛在3月末推出时收视人数一度突破百万。苦于无赛事可播的ESPN,甚至史无前例地进行了连续12个小时的电竞直播。在赛事恢复短期内无法定论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体育联盟将加入这一队伍,譬如即将于本周开幕的英超FIFA20电竞邀请赛。
二、虚拟竞技的局限性
虚拟竞技并不适用于所有项目。能在电竞领域有所建树的职业体育赛事,无可避免地要符合一大前提,即拥有一款兼具影响力与完成度的电竞游戏作为载体。基于FIFA、实况足球这两款足球系列游戏几乎覆盖全球的球队目录,对于多数足球联赛而言,只要有意开展线上赛事难度并不大;相反,主流篮球游戏2K系列则以NBA为基础打造,除规则本就有着细微不同,NBA以外的篮球联赛转攻线上还需进行大量的人物建模及平衡性调试工作;对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而言,条件更为苛刻,在并无成熟游戏的情况下,各协会或联赛组织者并无能力与精力进行开发,在无赛可比的特殊时期或许只能通过其它方式寻觅存在感。
浅陈愚见,如有不当,请指正!
此致
敬请春安!
史静
年4月28日
给《体育文化导刊》编辑的一封信
《体育文化导刊》编辑:
您好!
阅读了贵刊文章《日本棒球发展历史研究》,它回顾了日本棒球的发展史,受益颇多。阅读后从中思考了我国棒球运动发展的限制性,有些观点,所以给您写信。
年,国际奥委会投票通过了年东京奥运会增加棒球项目的提案,棒球时隔十二年重回奥运舞台。我们所知,日本的职业棒球已发展的十分成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棒球联盟。所以,东京奥运会上新增棒球运动对于日本来说意义重大。因此这篇文章便帮我们完整回放日本棒球运动的崛起。
棒球是舶来品,是美国人传入日本的,“误打误撞”受到了日本人的欢迎,然后便在学校间热烈展开。17年后职业棒球队成立了;又十六年,年,联盟成立。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叶时,群雄并起光芒四射。但是它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90年代后它经历了许多曲折,又一点点发展,最终站稳了世界第二联盟的位置。
在我国,棒球并不盛行,甚至完全懂它规则的人也很少,因为它规则较复杂,需要球员很多,而有经验的教练却又少,且国内的场馆条件有限,所以想要组一只训练队伍并不容易。日本发展棒球运动较早,现已完备,我国若想要让它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还需要很长时间。棒球是一个很需要球迷支持的运动,在我国它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也不到位,并没有排球、乒乓球的国民度,因此愿意为它去花钱的观众也少,所以它缺乏商业价值的支持。目前棒球运动在我国已有雏形,但若想真正的发展好它,让它职业化,任重而道远。
刘爱钰
年4月28日
内容来自国际教育学院
美编:李菲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