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广州市*埔区玉岩中学届高三学生陈晓宜同学的手机响了一声。她拿起手机,点开短信,“过线了!”围在身旁的队友和她一起欢呼雀跃,击掌相庆,她将进入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从普通初中生跑进玉岩田径队年,陈晓宜出生。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父亲打零工维持家庭所有花销。陈晓宜从小练就沉稳、勤劳、能吃苦的坚毅性格。这样的性格加上运动天赋,让她在高一时,就已在闻名广州的玉岩中学田径队中崭露头角。
玉岩田径队曾赴法国参加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拥有国家级运动健将2人、国家一级运动员7人,国家二级运动员近百人,获国际、国家、省、市各类奖项。每年,田径队都有多名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录取。
作为运动员,严寒酷暑、周末假期,他们都必须坚持锻炼,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陈晓宜就是这样。她从未因为训练艰苦而产生退却的想法。
队友这样评价她:“她对待训练很认真,很拼很刻苦。周末经常不回家,甚至很多长假期她也是选择留在学校继续训练。她有很明确的目标,并会去努力实现它,也相信自己能做到,这是她身上最闪光的地方。”
这样做的结果是,陈晓宜收获越来越多的荣耀。全国中学生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联赛及总决赛女子米冠*、米亚*、4*冠*;广东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及冠*赛女子米冠*、米冠*、4*冠*、4*冠*;广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女子米冠*、米冠*和米、米记录保持者。陈晓宜更在一众中学生运动员中,成为少之又少的女子米、米、米三项均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选手。
三年时间,陈晓宜和许多运动员一样,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历许多挑战、挫折甚至失利。但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去年年初训练中断的经历。
作为运动员,冬训是非常关键的训练期。陈晓宜没有被困难吓倒。她积极调整心态,上网查询资讯,寻找可能开放的运动区域,这里不能练就去别处练,每天花在路途上的时间远远超出2小时训练时间。但她扛住了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她记得王卓教练说过的一句话:“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1%的机会背后,所要付出的却是99%的努力!”
陈晓宜在赛场上
从玉岩中学“跑”进清华大学成功“跑”进清华大学,陈晓宜总结了五个原因:坚定的目标、奋斗的决心、强大的心理、大环境的重视和教练的帮助。她认为自己很幸运,在自己最应该努力的时候,遇见了最好的玉岩中学和玉岩田径队。
初到玉岩,陈晓宜既担心无法发挥实力而辜负师长期待,也担心自己生病的母亲,常在夜里独自流泪。王卓教练就在这个时候出现,陪伴她面对这三年的各种历练。
让陈晓宜尤为感恩的是,在她犹豫要不要大胆冲击清华时,王卓教练陪她分析情况,鼓励她为梦想拼搏一次,让她向自己的梦想进发。陈晓宜参加清华大学的体育考试的那天,已有2个月身孕的王卓教练仍坚持坐飞机到北京,陪她一起考试。
陈晓宜在比赛中
陈晓宜清楚记得:王卓教练送她走入考场时,微笑着对她比了个胜利的手势;当她出考场时,才发现教练和老师一直在送她进考场的门口等待她。随后,三人拥抱在一起,大声地又哭又笑。
陈晓宜说:“教练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不仅充当我的教练,更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在训练上和生活上都给我很多的鼓励和帮助,也正是因为遇见了她,我才能有今天的成绩。”
陈晓宜非常感慨的一点是,在*埔读高中是自己最幸运的一件事。在向师弟师妹传授心得时,她说得最多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教练、学校及国家共同成就了自己。感谢*埔区为她提供如此丰富的资源,感谢玉岩和教练对她的精心培养,也感谢自己三年的坚持不放弃,才能“跑”进清华大学。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谢泽楷
通讯员文娟、姜娜、王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婧、谢泽楷、曾俊
扫码加入广报求学备战高考群获取最全升学信息??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