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8日)14时
地铁18号线首通段
(万顷沙-冼村)
正式开通试运营。
这是国内第一条
时速公里的全地下市域快线,
与北京大兴机场线并列全国最快。
“快”是贯穿18号线始终的关键词。
市民体验地铁18号线13:18,冼村站已有不少市民排队等待进站。
今年60岁的肖女士说:“12点钟就过来了,特地抽空从车陂过来的,想体验一下‘最快地铁’,打算坐到南沙,看看那边什么样。”肖女士是江西人,来广州十多年了,第一次体验新线,和妹妹一起来,“有机会带家人一起去南沙”。
从天河广氮花园过来的盘先生和工友老陈一起出动搭头班车。“昨天看到新闻说18号线时速最快,专程来体验一下,今天打算搭全程到万顷沙,看看周围环境,如果有好去处,以后还会多去南沙。”
记者现场了解到,18号线全线的闸机均为人脸识别闸机,支持本线刷脸进刷脸出;而需要换乘其他线路的乘客则可在18号线车站的智能客服中心完成人脸注册,并绑定广州地铁APP乘车码,当转乘到线网其它线路车站时,使用同一账户的广州地铁APP乘车码即可刷码出闸。
14时30分,快车从冼村站开出,“飞赴”万顷沙。在车上,记者遇到四位头发花白的婆婆,她们从万顷沙过来,搭上13:50第一班快车,来到冼村,正在搭“回头车”返回万顷沙,预计三点多一点就能到达。
“以前从广州市区到万顷沙,要搭船,一天才到,当年还有夜船。”73岁的刘女士家住万顷沙,今天和三位老友一道搭乘头班车,从单程一天到个把小时往返,四位老人感慨良多,“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现在要好好享受了。”
15:02,快车到达万顷沙,全程用时32分钟。四位家住万顷沙的老人家直言:“好快,好开心,吃完午饭才出门,想不到往来广州一趟还能回家慢慢买菜做饭。”
18号线又快又稳的“快跑”秘诀建设中,
怎么保证18号线跑得快?
严控站点数量为了让列车“跑起来”,充分发挥时速公里列车的速度优势,18号线站点不能设得太密,不然还没加到全速就要减速停站。线路在设计时严格控制站点数量,“优中选优”。18号线9座车站中,有8座换乘站,可与既有运营或在建、规划地铁线路换乘,还可与广深铁路、肇顺南城际等铁路接驳。
其中,广州东站与1号线、3号线和11号线换乘,冼村站与规划中的13号线换乘,磨碟沙站与8号线、规划中的19、28号线换乘,龙潭站与11号线换乘,南村万博站与7号线换乘,番禺广场站与3号线、22号线(未开通)和规划中的17号线换乘,横沥站与规划中的15号线换乘,万顷沙站与规划中的15号线、38号线换乘。唯一的非换乘站沙溪,未来也有望升级为换乘站。
一图看懂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
站点周围有哪些地标?
(上下滑动查看)
不仅是站点设置再三精心筛选,
线路走向同样反复优化。
在早期的规划中,18号线磨碟沙至广州东站区间,选择的路径经过马场,这样线路顺直,从磨碟沙直接北上,下一站马场。而目前的走向,则是磨碟沙之后“拐”了一个“S”形的急弯,绕到冼村设站。
为什么追求速度的18号线在此不走直线,偏偏要“扭”去冼村?负责线路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这是特意调整的走向,冼村地处珠江新城核心区,开发强度高,与地铁珠江新城站“一东一西”分布在花城广场中轴线两边,与天河路商圈相距仅米,位置比马场优越,辐射带动效力强。18号线在冼村设站,无疑比马场更符合直通中央商务区的要求。
使用“胖”版盾构机年11月,18号线首台盾构机在横沥至番禺广场站区间始发,标志着线路进入盾构隧道掘进阶段。在现场可见,18号线的盾构机明显比普通盾构机“胖”一大圈。
之所以要用更“胖”的盾构机,因为18号线速度快。列车高速通过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波,为了确保列车高速通过时的声压安全和气压安全,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来满足地铁列车与隧道之间的安全距离,这在地铁施工中叫最大限界。通过设计计算和模拟测试,采用8.8米单线大盾构建成7.7米内径的隧道,能够保证时速公里的行车安全。
大盾构的效果如何?本月中记者试乘18号线,列车飙到时速公里,在车厢里依然不会有气压变化产生的耳鸣感,十分舒适。
全线高铁标准建设隧道工程的下一步是轨道工程。年7月,地铁18号线横沥至番禺广场区间正式开始铺轨。
“作为时速高达公里的高速地铁,与普通地铁线路采用的整体道床不同,18号线轨道工程全线参考高铁的标准建设,大大提升地铁线路平顺性和乘客的乘坐舒适度。”18号线建设管理负责人表示。
18号线又快又稳。记者在窗台上竖起一枚硬币,当列车加速至时速公里,硬币依然不倒。
铺轨施工中,广州地铁采用国内最先进的高铁CPⅢ轨道控制网精测技术,对轨道静态几何尺寸进行全面系统性测量、分析和调整,测量误差提高控制在1毫米级,大大降低列车运行时的“颠簸感”,提升了乘坐舒适度。同时,施工中以平顺性为核心,注重轨道线型,合理调整轨道几何尺寸,减少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采用城际列车“子弹头”年9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制造的地铁18号线首列车正式交付。整列车采用8节编组D型车,无论外观设计、技术方案还是创新内容,均对标国内最高速度的高铁,还率先引进了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车辆检修智能运维系统。
与现有地铁“方头方脑”不同,18号线是城际列车模样的“子弹头”,车辆采用公里/小时市域D型车,8编组六动两拖。“该车型充分借鉴动车组及地铁技术平台,具有速度等级高、载客量大、快速起停、快速乘降等特点。”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全隧道高速运营、全刚性接触网受流等复杂运行条件,18号线列车还创新地解决了车辆气密性、噪声控制等难题,列车采用一体化风挡、全密封设备舱,有效隔离外部噪声,在高速运行中给乘客带来舒适体验。同时,列车采取轻量化设计和多项新技术应用,如碳纤维头罩、复合材料地板等,使得车辆更加节能环保。
运营中
如何让18号线快上加快?
快车只停两站为了让18号线更快,进一步缩短南沙与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线路采取“快慢车”模式运营。广州地铁车站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开通初期,18号线快车中途只停靠横沥、番禺广场两座车站,单程用时约30分钟,较普通车快12分钟,实现南沙副中心至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的时空目标。
为了让乘客在搭乘18号线时更好地选择想要的车次,广州地铁采取多项措施提醒乘客。
值得注意的是,18号线的站台形式较为多样,乘客需留意车站的导向标识,按导向指引乘车。
站台对面可换乘18号线首通段中,
共有三座换乘站——
番禺广场、南村万博、磨碟沙,
如何优化换乘让乘车更快速?
番禺广场站
番禺广场站是18、22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站。两条新线为南北布局,后者东西布局,构成T字形。其中,18、22号线在番禺广场站按照同向同台设计,往北的列车在一个站台,往南的则在另一个。
这是非常方便高效的设计,比如搭18号线从南沙出发前往广州南站,乘客在番禺广场下车后,走到站台对面就是22号线去南站的列车,不用再上上下下换乘。
此外,为了缩短换乘3号线的步行距离,18、22号线在站台北端设置长扶梯直通站厅,这是最靠近3号线的位置,乘客搭扶梯到站厅后往前走一段换乘通道就是3号线,通道中还设置了两组人行步道,进一步为换乘“提速”。
18号线在南村万博站换乘7号线,在磨碟沙站和8号线换乘,这两个车站在设计阶段没有预留新线接入换乘,与18号线车站的距离较远,换乘通道都长达米。通道中特别设置了人行步道,让乘客换乘更省时。
“最强系统”护航18号线实现了
全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和运营。
乘客可以体验到
无感过闸机、快速智慧安检、
智慧客流疏导,
甚至连地铁公厕都配备有智慧引导系统,
提醒乘客目前厕所的排队情况。
从地铁运营管理方角度,可以实现一体化的车站和线路调度和管理。在这背后,是一套“靠谱”的轨道交通操作系统——穗腾OS在助力。从市民快捷舒适乘车,到运营方科学高效管理,穗腾OS2.0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在这套系统的保障下,从入闸开始,乘客就能感觉到不同,18号线闸机设计有别于过往,全部支持刷脸过闸。按照设计,乘客在广州地铁App实名注册并绑定支付账号,走到闸机前“刷脸”,1秒不到就可通过(该功能实际投入使用时间待定)。不一样的体验也贯穿乘车全程,在站台就知道哪节车厢人少,上车后抬头就可看到哪个车门下车离扶梯最近。
地铁防汛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