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新的公交地铁优惠方案出炉!
两个候选方案和现行优惠方案相比,
市民的支出有何变化?
按照每月出门26天(22个工作日+每周末1天)计算,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分别对比了地铁出行为主、公交+地铁、公交出行为主一共三种出行方式。
与现行方案相比,采用方案1,有一类人群的支出可以减少,就是主要以地铁出行、单程9元或以上的群体。对于其他群体,两个候选方案相比现在都要不同程度增加支出,其中方案1对于多数人群较为占优。
记者结合图表、案例,
按出行方式逐一对比↓↓↓
(注:太长不看可以直接跳到文末看结论~)
方案速览:
方案1:乘客在一个自然月内,乘坐地铁公交累计实际支出票款满元、不满元享受8折优惠;满元、不满元享受5折优惠;元及以上不打折。
方案2:乘客在一个自然月内,乘坐公交累计实际支出票款满40元,享受公交票价9折优惠。乘坐地铁公交累计实际支出票款满元、不满元享受8折优惠;满元、不满元享受6折优惠;元及以上不打折。公交票价符合两种标准,采用最大优惠值。
注:上述方案所提“公交”均包含公交线路和水巴线路。
地铁出行为主
方案1:单程超9元的地铁常客可以省钱
方案1可以说是为主要搭地铁出行的群体量身定做。按照每月22个工作日、每周末出门1天计算,每月搭地铁26天,共52次。记者根据新的方案画出票价曲线图,发现单程平均票价在8元或以下的乘客,出行支出将要增加;单程平均9元或以上的群体,则可以降低出行费用。
和现行方案相比,具体变化幅度如下↓
对于单程票价在2元到5元的街坊,方案1的每月支出增幅在30元到40元左右。其中,单程4元的群体支出增幅最高,每月比现在多花41.4元。如果单程票价是6元到8元,增幅则从26元逐渐收窄至个位数。单程票价从9元开始,街坊的支出将比现在降低,幅度逐级扩大,到了12元达到最大值,每月可节省35.5元。单程超过12元之后,如果每月搭52次地铁,将超过元的封顶线。
12元可以去多远?
从珠江新城出发,搭到全线网任意一条线路最远离市中心的车站,票价都不超过12元。
(不同单程平均票价对应的月支出,按每月52次计算)
方案2:每月出行支出普遍比现在增加
方案2因为把公交优惠纳入其中,相应地削减了元到元区间的折扣,从5折变为6折。对于纯地铁出行的乘客来说,优惠力度有所下降。从票价曲线图可见,与现行方案相比,不论单程地铁票价多少,方案2的每月开支都要增加。
具体而言,对于单程地铁票价在2元到6元的街坊,每月都要多花大概30元到40元,其中增幅最大依然是单程4元的群体,多花41.4元。对于单程票价在7元到10元的街坊,每月增幅在30元以下,增幅逐级收窄,增加最少的是单程10元的群体,每月大概多花14.5元。如果单程在10元以上,每月搭52次地铁将超过元的封顶线。
10元可以去多远?
同样以珠江新城为出发点,搭14号线北上可到神岗,乘21号线东进可到山田,坐18号线南下可到横沥,搭广佛线往西到尽头的新城东则是8元。
(不同单程平均票价对应的月支出,按每月52次计算)
方案1VS方案2:单程6元以上的群体,方案1更省钱
方案1和方案2相比,对于单程票价在5元或以下的街坊来说,几乎没有差别;但对于单程6元以上的乘客,每月支出差距将逐渐拉大。最大的差距出现在单程12元,方案2比方案1每月多花66.17元。
(不同单程平均票价对应的月支出,按每月52次计算)
哪些是单程6元以上的人群?
还是以珠江新城为起点,南到广州南站(2号线)、市桥(3号线)、新造(4号线),北到龙归(3号线)、亭岗(8号线)、白云东平(14号线),东到苏元(6号线、21号线)、南海神庙(13号线),西至金融高新区(广佛线),都是6元。
公交+地铁出行
每天4次公交2次地铁,现行方案.2元/月
“公交+地铁”涉及搭乘公交的次数、地铁票价等变量,图示化较为复杂,记者找到一位每月出行26天,每天坐4次公交、2次地铁的“重度使用者”作为案例。看起来搭乘公共交通的次数较多,但办公地点和家庭住址到地铁站有一定距离的群体仍占有一定比重。
家住萝岗的王强,工作日每天要坐公交到香雪地铁站、坐地铁到广州塔、再坐有轨电车到位于阅江路的公司上班,原价公交和有轨电车都是2元,地铁单程7元。他一个月需乘坐公交地铁26天,其中公交次、地铁52次,共计次。按照现行方案,每月出行费用为.2元。
方案1:.9元/月,方案2:.4元/月
如果采用方案1,王强第5天下班的第一趟公交仍为原价2元,此时共花费元。如果从第5天下班的地铁开始到第11天上班的第一趟公交,享受票价8折优惠,这一阶段花费96.8元,共计.8元,不足元,第11天上班的地铁也享8折优惠,此时共计.4元。如从第11天上班的第2趟公交到第26天下班结束,享受票价5折优惠,这一阶段折后花费.5元。王强这个月共计花费.9元。
如按方案2,王强到第5天下班坐第一趟公交后,公交地铁累计花费元。之后开始享受公交地铁8折,到第11天上班坐地铁,共计.4元。当天上班的第二趟公交到第26天上班的第一次公交都享受6折优惠,这一阶段优惠后花费.8元,上班期间的地铁也按6折计算,此时为.4元。突破元封顶线之后,剩下的都为原价,为13元。按照方案2,王强当月共计支出.4元。
对于王强来说,与现在相比,两个候选方案都要增加开支,其中方案1增加不到10元,方案2增加约50元。而且,方案2由于折扣较少,实付金额较多,被他“充分使用”到冲过封顶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案例分析中,对于金额未满下一折扣阶段的当次购票,按前一阶段进行票价累积。如王强已经花费99元未满元,下一次购票不享优惠。至于优惠临界点的票价如何计算,有待相关方面进一步明确。
公交出行为主
两个候选方案相差较小,都比现在多花钱
如果按一个月通勤22天,每周末出行一天,每天坐两趟公交,则一个月坐52次公交。并且,公交费用以最普遍的2元计算,现行优惠方案,前15次需花费30元,后37次票价为6折,每月共计74.4元。
按照方案1,纯公交出行,一个月出行26天,乘坐公交52次,前50次花费元,后两次享受8折优惠,共计.2元。以方案2来计算,满40元后票价9折,则前20次乘车为原价40元,后32次享受9折优惠为57.6元,合计97.6元。
(不同乘车次数对应的月支出)
相比较现行方案,两个候选方案都要增加大概二三十元的支出。不过,两个方案之间的差距较小,即便是每月坐52次公交,方案2比方案1仅便宜5.6元。
结论:
方案1利好远途地铁族,“公交+地铁”重度用户依然是方案1更优
对于地铁出行为主的群体,采用方案1,单程平均票价9元或以上的街坊可以比现在省钱,最多减少约35元,单程票价8元或以下的群体则要增加,最多增加约40元——出现在单程平均4元的群体。如果是方案2,不论单程票价多少,月度开支都要比目前增加,最高增幅也是40元左右。简而言之,方案1利好远距离地铁出行的群体,特别是在单程12元的人群,比现在省35元,比方案2省60多元。
(纯地铁出行群体,每月52次,三种方案月度支出比较)
对于公交+地铁出行的群体,支出比目前增加,而且依然是方案1较为占优。假如单程是“公交、地铁、再公交”,公交2元地铁7元,方案1每月比目前“贵”10元左右,方案2比方案1“贵”约40元。
至于公交出行为主的群体,搭乘超过15次开始比现在多花钱。每月搭52次公交,两个方案比目前多花二三十元,其中方案1比方案2多花约5.6元,差别较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卢梦谦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卢梦谦制图:陈婷婷、苏琬茜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苏琬茜
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写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