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11时,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长鸣,在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监管下,一列满载标准集装箱32英寸数字液晶成套彩电的中欧班列从广州大朗铁路货运站顺利启程。此趟班列是广东长虹电子定制班列,货重达吨,是广州中欧班列(大朗)今年以来开行的第43列班列。
据统计,一季度广州海关共监管广州中欧班列(大朗)开行进出口班列37列,发运标箱,货重1.97万吨;同比分别增加37.04%、31.88%、49.24%,亮眼的数据折射广州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一带一路”建设和稳定国际供应链提供了重要支撑。
广州车站海关关员在大朗国际货运物流堆场进行场地巡查
中欧班列有着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域广、运输承载量大、运输成本较空运低、运输时间较海运短、受天气因素影响小等诸多优势。特别是近两年疫情期间,中欧班列在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广州海关等部门的有力支持下,我们公司此次采用的是‘舱单归并’手续,在该模式下我们的报关时间压缩了近一半时间,通关更加便利使得中欧班列更加快速发展。”负责广州中欧班列运营平台报关业务的广州速稳报关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文萍表示。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企业制造的空调、冰箱、路由器等家用电器受到欧洲消费者青睐,不断通过广州中欧班列发往欧洲各地。广州中欧班列不仅成为来往中欧两地的货运大通道,还成为“广货广出”的最佳选择和金字招牌。据广州海关统计,一季度广州中欧班列出口家电类商品多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9成,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食品及农产品等主要大类商品出口值同比增长超过1.5倍,体育用品同比增长近3倍。
广州车站海关关员对即将发运的中欧班列进行监管
广州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关于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十条措施,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制造、物流产业优势,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建立跨关区通关协调机制。主动对接经营企业、外贸企业需求,从运费、揽货、线路等方面给予指导支持。结合货物类别、涉及行*审批注意事项、检验检疫监管要求等内容,为企业提供“一事一策”的指导服务。实施“收发货人免于到场协助查验”等快速验放模式,不断推动实现中欧班列业务新突破。
据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监管科科长谢婉琳介绍,今年3月,广州发运粤港澳大湾区首列中蒙(广州—乌兰巴托)班列;同月成功发运广州大朗站首趟中老国际班列。目前,广州中欧班列(大朗)形成8出2进,共10条常规固定线路的规模,贸易国别辐射西欧、东欧和东南亚等区域的30个国家和地区。海关将继续优化物流全链条、支持新的中欧班列枢纽站点建设、指导企业选好用好通关模式,不断提高通关效率,进一步助力中欧班列拓展业务范围,促进广州中欧班列持续稳定发展,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广东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通讯员:关悦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通讯员:关悦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一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