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抒我读投稿谁道闲情抛掷久广州日报
TUhjnbcbe - 2022/9/6 19:06:00
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4.html

李渔的一生,兼具文人和商人两种身份,是一介寒士的奋斗史。

中国士人一般会自带诗文气,而对商人的市井气则避之唯恐不及。而李渔则不同,一边游走于达官贵人的府邸讨生活,在市场里寻求安身的方寸,被人以“俳优”鄙之;一边以他有骨有节有性灵的审美原则,才不至沉沦于生活之中,保有诗文气。

由此,他的闲情不是“隔岸观火”式的观察与审美他的闲情,而是深入其中的忙里偷“闲”。“忙”是生存,“闲”是生活,生活是精神和心灵上的闲暇,他钟情于生活的审美,沉浸在生活的所有细节与趣味里。他写作,带戏班子演戏,携家人游历,品吃、养生、造园子,有关生活的品位,他都不妥协。汉文化到晚明的精致样式,也因为他的亲身体会而在《闲情偶寄》里鲜活。

“闲情”的第一重境界,是从最简单的一日三餐发现生活乐趣,这是一种知足常乐、恬淡自得的为人处世。在《饮食部》之中,李渔写了自己在一日三餐里发现的超脱情志。即便是粗淡简单的食材,李渔也写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尚趣味来,激发人们去发现生活美好。

认知自己,是“闲情”的第二重境界。李渔花费了大量详尽的笔墨,著述了建筑、庭院、室内修饰、房屋布置、妇人声容等内容,找到合适的修饰自我的方式。当我们学会了每天修饰自我、认识自我价值,才能找准定位,能让人从容踏步前行。

“闲情”的第三重境界,是要有自己的所专注的事物。本书虽大谈特谈闲情,但并不推崇玩物丧志,而是从中紧扣一个“俭”字,做到因人而异,专注于自己所适合的事物,从而强大于内、无敌于外,不轻易流于世俗、世故,也不会轻易情绪变动,拥有自己的思考、想法、价值观。

谁道闲情抛掷久。闲情既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倒影的是当时文士之风,也给现代的我们带来思考。虽不一定能读闲书,作雅事,但我们仍能追寻适合自己的艺术化生活。

作者:潘越(广州市财*局)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孙珺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抒我读投稿谁道闲情抛掷久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