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
广工级新生报到的日子。
曾和家人在街头乞讨,
通过自己奋发努力考上广工的
朱阅阳,
就是广工新生中的一人。
朱阅阳的父亲天生残疾,30岁时,与同是残疾人的母亲结为连理,哥哥出生不久即被诊断出患有“小儿麻痹症”,一家五口只有阅阳和弟弟身体健康。为了偿还治病的高额费用,十几年前,父亲带着一家人从河南老家来到广州,生活过得极为艰辛。
00:13父亲感慨:
“做梦也没想到我家能走出一个大学生”
今年56岁的老朱从儿子阅阳手上接过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手有些颤抖,他翻来覆去地端详着上面的每一个字,不禁感慨:“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们家能够走出一个大学生来。”回顾过去的六年,他不禁感慨:“原来梦想真的可以实现。”
▲年9月5日,广州河沙村出租屋,老朱从儿子朱阅阳手中接过广东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激动不已。
年8月31日,当时12岁的朱阅阳在路边独自乞讨。一块小板子上面写着“家庭困难求助”几个字,前面放一个自制的折叠式的小盒子,里面已经有人投入了几张一块的纸币。除了自己正在看的书,小盒子的旁边还摆着一本崭新的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本,这是学校刚刚发下来的新书。即将正式开学了,阅阳还是抓紧最后一天时间出来乞讨。
与此同时,他的父亲老朱正带着8岁的弟弟乞讨,妈妈和哥哥也在不同的地方各自行乞。一家五口只有他和弟弟身体健康,其他人全部残疾。
▲年8月31日,农讲所门口,为了减轻家里负担,12岁的朱阅阳在开学前一天还在路边乞讨。
读书是改变家庭命运的唯一出路
一家人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阅阳和弟弟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读书,将来长大后,能靠自己的双手改善家庭生活。怎样才能过上靠自己的日子?小时候无处可去时,阅阳会到公共图书馆中看书。
在一本本书、一行行字中,他找到了答案:“好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心底生了根、发了芽。
阅阳一家五口住在河沙村的一间出租屋内,墙上贴满了阅阳从小到大的奖状
“要实现梦想,
得更努力些、再努力些”
高考是很多人一生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备战”的日子里,为了锻炼身体,朱阅阳买了从小到大唯一一件“奢侈品”,一根跳绳:“跳绳简单有趣,也不占地方。”
小学和初中,阅阳的成绩总能稳定在班级前十,但到了高中,成绩不太稳定,刚开始只能在班级40名左右徘徊。父亲很是着急,但又不能给他太大压力,每周五电话报平安,只说两句:保重身体,好好学习。简单的八个字,承载的是一家人的期望,阅阳知道,他的路注定比别人更难些,但他不怕,要实现靠自己的梦想,他就得更努力些、再努力些。
他每天早上不到6点起床11点多睡觉,渐渐地,每逢月考都能进步十名左右,从原来的40名到班级前4名,他只花了不到半个学期的时间。
阅阳家里的墙上还贴满了各种格言
阅阳平时很少听音乐,“设备贵、也没时间”。一次班会,他听到了《追梦赤子心》这首歌,他还记得MV中的一个画面:激昂的呐喊过后,一根羽毛轻轻地、缓缓地飘上天空。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的心被什么力量击中了,他渴望的,就是那种轰轰烈烈地奋斗过后,趋于“平凡、平静”的生活。
“广工满足了我对大学的想象。”
今年7月,阅阳以的分数考上了广工,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阶段的奋斗结果,他说自己是幸运的:“广工满足了我对大学的想象。”
阅阳和父亲在正门留下合影
9月7日,看见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