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上下学时,学校周边都有警力值守安保;43项户*事项可以足不出户“跨省通办”;.99公里机非隔离护栏新建好了……一件件身边小事、一组组数据,印证着广州市民一年来生活、工作发生的新变化。
如何为群众幸福平安保驾护航?怎样为广州发展筑牢铁壁铜墙?广州市公安局立足超大城市风险防控需要,聚焦公安主业主责,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打造安全稳定的*治社会环境。全市案件警情、刑事立案数连续5年同比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常年保持在95%以上,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文、图/张丹羊、公新文
构建超大城市社会治安防控模式
徒步巡逻的民警、路面的特警巡逻车、张贴在醒目位置的“最小应急单元”标志……看得见的守护给了广州市民大大的安全感。“我上下班经过中山路时经常能看到警察,特别是地铁口,节假日的时候更多。假期人流很大,民警的身影让人异常安心。”在广州生活近5年的市民邱小姐说。
广州公安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战略部署,在市委、市*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有力领导下,积极回应新时代新要求,着力打造大数据强力支撑、实体勤务多元布局、网络社会有效延伸的“三维多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了内涵丰富、覆盖严密、整体联动、精准运行的超大城市社会治安防控模式。今年11月以来,全市刑事治安警情保持同比下降的良好态势。
最小应急单元,是广州市今年以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创新举措,是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群防共治的一次重要实践。它由单位、场所、重点目标等安全防范责任单位负责组建,受属地派出所指导监督,服从派出所区域联动调度,能够开展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的最小人员编组。
今年6月6日17时许,车陂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在车陂东路有人持械意图伤人。因事发地点位于商业广场,人流密集,为防止伤害到群众,车陂派出所立即启动最小应急单元响应机制,紧急调动事发地附近的东圃大马路商圈最小应急单元到场前期处置,派出所警力同时出动。
6名手持处突装备的应急处置队员火速赶赴现场。与此同时,派出所警力严格执行“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的要求,约2分钟赶到现场后,迅速协同应急处置队员将嫌疑人制服。目睹现场群防群治力量与警方快速有效处置的群众纷纷拍手叫好。
这是广州市最小应急单元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一个典型事例。全市已组建最小应急单元2.3万个、应急处置力量11万余人,%配备对讲机与基础装备,成功协助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宗。由于在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应急处突、制止现行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小应急单元如今已成为一张全新的“平安广州”名片。
护校安园全方位强化防范措施
校园安全无小事。今年以来,广州警方推进“护园护校”专项行动,强力开展无证保安、校车的整治,优化护学岗警务运作,组织开展全市校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目前,全市校园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已全部落实与市公安局报警中心联网,已在中小学校建立最小应急单元个,配备专业保安名。
今年,广州公安累计对全市1.3万多名学校保安员进行实战培训,督促学校保安员持证率达%,有效提升了校园安保队伍规范化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日常上下学等重点时段,警方严格落实上学放学护学岗工作,安排民警和辅警在学校周边值守安保。广州还通过校园一键报警装置,畅通警校应急联系渠道,公安警力、学校最小应急单元、社会群防群治力量有效联勤联动,提升学校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能力。辖区派出所定时检查学校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情况,不定期对学校进行拉练测试,确保机制运行有效。
在推动公安科技在校园安防的深度应用上,广州警方通过数据赋能校园安保、科技助推校园安全,实现对校园风险的早预警、早防范、早处置。
“我们通过新技术应用,推动来访人员登记系统、一键式紧急报警等各类安防信息系统在学校的布建,大力提升校园智慧防范水平。”广州警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警方还推进学校门口配备手持金属探测仪,进一步提升校园安保防范措施。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