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是志愿者们的节日!
从熙熙攘攘的大型活动现场,到偏远地区的大山和校园,从“云讲解”“云课堂”“云阅读”的线上志愿服务探索,到遍布全市的文明实践行动,在不同寻常的年,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持续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展余场志愿活动不停步,全市超8万的文化旅游志愿者用热情、真诚与奉献,持续点亮美好文化新生活!
近年来,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设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着力搭建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线上+线下”织牢全市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网络。市总队自年起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开发建设“文旅专区”,搭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管理架构,实现全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队伍分级分类管理、志愿服务信息互联互通。随着今年80个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点上线展示,更加便捷的注册管理、活动报名、时数记录功能陆续推出,真正让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触手可及、随手可为、随处可为。
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还进一步拓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点,在全市20个旅游景区设置了旅游志愿服务站(包括广州动物园、越秀公园、*花岗公园、北京路、太古仓码头等),为广州市民及游客提供咨询、指引等旅游志愿服务,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网络。
年,各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志愿者团队探索“扶贫助农+文化交流”“互联网+文教平台”等志愿助力的新方式,让更多群众共享优质文化资源,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广州市文化馆携手海珠区文艺志愿者,赴梅州市茶阳镇,开展特色农产品包装采购和客家山歌主题文艺演出,以扶贫助农和文艺交流的方式送上农民丰收节的祝福;广州博物馆联动援藏支教志愿者,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青少年送去“广府通草画进校园”系列活动、《赏文物瑰宝识广州历史》图片展;南越王宫博物馆组织志愿者“云送课”,策划岭南乡土特色课程及图片展,让远在粤东地区的学生共享文化成果,还有更多的文化志愿者队伍走进乡村、来到校园,以志愿服务的绵力,推动扶贫和扶志相结合,凝聚起文化助力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年也是在疫情防控之下特殊的一年,“互联网+”正不断开辟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为文旅志愿活动插上科技的翅膀。各大文旅志愿服务队伍积极转变思路,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开展“云讲解”“云课堂”“云阅读”等丰富的线上文化志愿活动,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首创志愿者“云直播”服务,打造原创新媒体文旅节目;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