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11时,广州市人民*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年总第91场)。在现场,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番禺区以及市疾控中心的相关负责人通报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从9月5日0时起
广州海珠、番禺非风险区域居民
离开本区无需持24小时阴性证明
在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指出,近两天,广州通过统筹调配医务人员、增设核酸采样点、延长服务时间、向风险区派驻移动检测车等,多管齐下加大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效率,减少等候时间,确保快检快出,全力为市民朋友提供安全便捷的核酸检测服务。
广州市2万多名医护人员在个核酸采样点服务至深夜。9月2日15时至4日0时,全市社会面共检测核酸万份,已出结果阴性。
为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降低外溢风险,9月3日海珠区、番禺区采取临时性防疫措施。广州紧抓这两个昼夜彻查风险隐患,海珠区、番禺区开展3轮全员核酸检测,甄别出的密接、次密接以及其他风险人群全部落实健康管理,判定的涉疫场所均得到及时管控,感谢市民朋友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张屹表示,经专家综合研判,全市风险区域继续采取相应管控措施,非风险区域逐步恢复常态化防控。从9月5日0时起,海珠区、番禺区非风险区域居民离开本区无需持24小时阴性证明,低风险区按规定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行。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广州当前疫情仍在处置过程中,来之不易的防控局面仍需要广大市民朋友们共同努力和用心守护。处于风险区域内的市民朋友,要继续保持警惕,“低风险”并非“零风险”,请落实好区域内的各项管控措施;解除临时管控的区域要“解封”不解防,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近期尽量减少外出,非必要不聚餐、不聚集。
张屹指出,在对本次疫情复盘中我们发现,部分感染者在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新冠肺炎症状后,未及时就诊,未进行核酸筛查,依然前往密闭半密闭的公共场所参加聚集社交活动;或因个人不良的卫生习惯,比如随地吐痰等,造成多名亲友及公共场所接触人员的感染,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
这提示我们,疫情当前,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以及身边亲友健康,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五还要”,即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同时,根据疫情防控的相关指引,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出现可疑症状后保持警觉,医院就诊排查。
9月5日起广州海珠:
除中高风险地区外的
中小学阶段学校、幼儿园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学明表示,自9月5日起,海珠区除中高风险地区外的中小学阶段学校、幼儿园有序恢复线下教学,师生员工返校前须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后一周原则上家校“两点一线”,核酸检测两天一检。
校外培训机构、托育、托管机构有序恢复线下服务。9月5日起,根据当前疫情防控的整体形势,经综合研判,现就海珠区秋季开学作出如下安排:
中、高风险区域和临时管控区域的人员及红、*码人员按相关防控要求执行。对因各种原因暂不能返校的师生,各区各学校要继续按照“一校一案、一班一案”,甚至是“一生一案”的原则,保障好线上教育,力争线上线下统一进度。
陈学明还提出,要落实好云家访的相关制度,给予孩子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同时,广州共享课堂已经部署好本学期的教学资源,有需要的学校可按需使用相关资源开展线上教学。
陈学明重点提醒道,校园的疫情防控一刻都不能放松。各区各校要做到思想不松、措施不减、标准不降,继续落实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在开学初鼓励适当加大师生员工的核酸检测频次,严格人员管理、校园管理、场所管理、活动管理和应急管理。要制定完善的教学、就餐、住宿等人员具体性活动的行为规范、过程规范,推行错峰的相关制度,继续执行好师生健康检测的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不断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的建设防线。
此外,近期从市外返穗的师生,特别是高校返穗的师生,请务必向学校及社区报备旅居史,并根据最新版的《广州市出行防疫*策》,严格按照社区防控要求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或者是居家隔离,做好核酸检测和个人防护措施。同时还要密切